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1/08/392959.shtml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作者:汪葆明北京老知青   

Onedaywhenwewereyoung,onewonderfulmorninginMay,youtoldme,youloveme……”,这是一首流行于40年代的英文歌曲,邻居于奶奶80多岁了,还喜欢唱它。她是燕京大学的学生,有很好的英文基础。我喜欢这支歌的旋律,如泣如诉,歌曲的名字也好——《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常勾起我对青春岁月的感怀。

年2月,一辆辆满载着北京知青的军用卡车从陕西铜川出发,开往革命圣地一一延安。陕北高原瓦蓝的天空映衬着巍巍宝塔,皑皑白雪覆盖着黄土高坡。我们这些北京娃第一次看见如此壮美的景色,禁不住欢呼起来。有人高声朗诵起贺敬之的长诗《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每个人心中都激情澎湃,发愿要像父辈们一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 

面朝黄土 

生产队的架子车把知青们的行李拉到一个山坳里,几孔新挖的窑洞就是我们未来的家。老乡们憨憨地笑着,围住窑前的空地,年轻人忙着把行李扛进窑里,婆姨女子们忙着抱来自家的干柴把新窑的灶火烧得旺旺的,老人们拉着女知青的手嘘寒问暖,娃娃们在场院里奔跑、欢叫,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延河水就从山前流过,进山要先过河,走七八里山路才能进村。放眼望去,蜿蜒起伏的山麓,一座座窑洞迤逦而上,错落有序。沟底有一个水窖,水从石缝里渗出积存在里面,供全村人饮用。住在山腰的人要从沟底挑水上山,十分辛苦。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常常是挑到半山腰,脚底一滑,满满一桶水全流光了。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只好铲些雪放在水缸里化开用,一盆水不得不反复用。

冬天没什么活干,主要是熟悉周围的环境,上老乡家串门、聊天。转眼就到了开春,土地化了冻,知青们每天跟着社员上山刨地。天还没亮,队长就蹲在脑坂墚上呐喊:“动弹了!”声似洪钟,震得山响。队长四方阔脸,脸膛黑红,人高马大,头上扎条脏兮兮的毛巾,穿件黑棉袄,腰里扎根绳,典型的陕北农民打扮,往山墚一站像半截黑铁塔。知青们立刻诚惶诚恐地爬出被窝,胡乱穿上衣服,拖着镢头就往外跑。懵懵懂懂,睡眼惺忪,一路踉踉跄跄跑,深一脚浅一脚,总算到了干活的地方。天才麻麻亮,知青们抡起镢头学着老乡的样子刨地,刚解冻的土地硬邦邦的,一刨一个白印。有个男知青一不小心把镢头抡在脚脖子上,立刻冒出血来,旁边干活的老乡麻利地扯开自己的棉袄下摆,揪出一团棉花,用火柴点着,迅速压在伤口处,过一会儿,血止住了,受伤的知青很英雄地拒绝休息,继续干活。

这时,送早饭的挑子到了。领队一声休息,大家呼啦啦冲下山坡,一路爆土狼烟,把送饭的担子团团围住,寻到自家的饭罐子,抓起饼子就啃。那年月粮食紧,农民们都不够吃,经常将瘪谷子碾碎了做成麸子饼充饥。后来,知青们口粮不够了也学他们的做法,吃得时间长了都拉不出屎来。吃完早饭继续干活,一直干到中午,送午饭的挑子到了,再歇工吃饭。饭后休息一会儿继续干活,直到天擦黑才收工回家。 

知青们分属于三个生产小队,一队的知青三男二女,二队的知青四男二女,三队是三个女知青。三个队的知青分灶吃饭,每天留一个人在家做饭。城里人不会用灶火,常常弄得狼烟四起,火还点不着。好不容易把锅烧热了,蒸窝头又忘了放水,于是手忙脚乱地重新做。往地里送饭的人已经等不及,赶紧起锅把半生不熟的窝头扔到饭筐里,再装一碗咸菜,就送到地里去了。最困难的是往缸里挑水,挑着空桶下山还凑合,等你把水倒满,几十斤重的担子挑上肩,就寸步难行了,更别说挑着担子走山路。女知青只能挑半桶水,歪歪扭扭蹭到家人已累得半死,眼看送午饭的时间又要到了,赶快做下一顿饭。这样一天忙下来比下地干活的人都累。

夏天,在山顶上种的红薯苗需要浇水,队里就派知青往山上挑水,炎炎烈日,土地干得冒烟,上山的路又不好走,知青们索性脱了鞋,光着脚挑水上山,那真是个苦差事。一天下来人都瘫在炕上,连饭都没力气吃。麦收季节,大家手拿镰刀一字排开站在坡地里,领头的一声喊“开始!”,只听唰、唰、唰,一垅麦子就割到头了,这叫“走镰”。知青们手生割得慢,很快被甩在后面。堆在地头的麦子被打成捆,需要人用背绳背下山。知青们在老乡的帮助下,每人背了一大捆往山下走,男的背斤,女的背斤,压得人透不过气,双腿直打颤。几天下来,有的女生开始双腿浮肿,一按一个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