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文化︱巍巍丰碑铸军魂,红军妈妈贾克林的故事(3/5)
.
●卷首语·王晓雷
金琳大姐跟我说,在她童年的记忆中,她的红军妈妈最爱唱那首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每当她唱起那首歌,脸上就会浮现出少女般的羞涩,双眸满满地透着对那久远时代的深情怀念:“鸡娃子那个叫来,狗娃子咬,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啦!我的红军哥哥跟的是共产党…..”延安对于这位红军妈妈来说,那是她一生中最难以忘怀和充满幸福的地方,“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在那里,做过童养媳的红军妈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
.
◎红军妈妈贾克林的故事(3/5)
●红军哥哥和妹妹抗战烽火中结良缘
●撰文/赵金琳
.
年春,母亲和西路军幸存下来的姐妹历经坎坷回到了延安。按当时的规定,一年归来收留,两年归来审查,三年归来不留的政策,母亲幸运地经过了审查,被分到了军委洗衣班,负责为中央首长洗衣服。
.
▲母亲晚年头戴红军帽的英姿
.
那时,同是长征过来的父亲赵明才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他经常拿着主席的衣服去洗衣班,或许是偷懒,或许是找个由头与这些女兵们说说话,他把自己的脏衣服也一起拿去让母亲她们洗。母亲对他这个四川老乡毫不留情面,对父亲说,你拿肥皂来我就帮你洗!
当时,根据地的物资非常匮乏,一个当警卫员的上哪里给母亲找肥皂呀!母亲说归说,但还是帮父亲把脏衣服给洗干净了。这个火辣的川妹子引起了父亲的好感,而帅气的父亲也让母亲心仪。延河边上的这对红军哥哥和妹妹一来二去,就这么相识和相爱了。
.
.
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我军指挥员们纷纷带领部队奔赴前线,他们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了根据地。军委为了解决这些父母的后顾之忧,决定成立延安保育院。
经过严格的挑选,我的母亲被选调到延安保育院工作。她与其他工作人员发誓要严格保守每一个孩子身份的秘密,用生命来保护首长和烈士们的后代。
这一年的年底,新四军在汉口宣布成立,母亲调到新四军4师任民运干事,在苏北盐城与先她调入新四军的父亲重逢了。不久,他们向组织递交了结婚报告。
由于两人的资历不够结婚的条件,组织上考虑到他们都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干部,最后,是刘少奇亲笔签字批准他们结婚的。
.
▲父母和我
.
年,父亲负重伤转业到根据地的一个油坊任经理,母亲因长期处在恶劣环境中,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久治不愈。
几年后,还是国际友人马海德医生给母亲治愈的。那时,母亲和父亲在一起疗伤,顺便为部队种菜养鸡。
不久,新四军张云逸副军长路过油坊时看见了他们,二话不说,连人带鸡把父亲带回了军部,父亲又穿上了军装,任军部警卫连长、保卫副官,直到抗战胜利。母亲也回到了她的部队,新四军第4师。
.
.
由晓雷姐引荐、金琳大姐撰文的这篇文章感人至深,意境深邃幽远,字里行间展现了红军贾克林妈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风范。红旗漫卷,丰碑永存,向红军贾克林妈妈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永铸军魂!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秘书长.朱祖阳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