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巍峨秦岭,生态屏障。薛智刚摄
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生产自救,创造了伟大的南泥湾精神……陕西人民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推动三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三五”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三秦人民“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五项要求”新的重大使命,为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陕西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2.62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从西部落后到数量追赶、质量超越
新中国成立前,陕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仅14.8亿元,其中农业占81.2%。到年,全年生产总值也只有81.07亿元。
但是,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以及新时代的追赶超越,掀开了三秦大地建设、发展一页又一页的新篇章。
据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任保平介绍,陕西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数量追赶和质量超越的特征。
“数量追赶”主要体现在生产总值、财政实力的快速增长上。数据显示,年陕西GDP是1.92亿元,年是81.07亿元,年达到2.62万亿元。在财政实力上,改革开放42年来,陕西财政实力增长超过倍。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19.76亿元,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
陕西经济同时表现出“质量超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上。
数据显示,在人民收入水平上,年陕西人均收入84.10元,为元,年达到6.35万元,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中等发达省份的水平。年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居全国第19位。同时,人民消费水平发生了巨变,消费形态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存型、温饱型、单一化消费向品质型、享受型、多样化转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在经济结构上,从单一的公有制向非公有制经济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城镇化快速推进,年,陕西城镇化率为16.34%,年达到59.4%。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二、三产业协同带动。
1月26日,陕西省省长赵一德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十三五”期间,陕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大飞机“起飞”、“嫦娥”探月、珠峰“测高”体现了陕西科技担当。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突破公里和公里,“县县通高速”如期实现。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陕北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陕南生产总值增长46.2%,全省城镇化率提高5.5个百分点。
此外,陕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4.93万户贫困群众搬入新居,预计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提高到元,占全省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由88.5%提高到93.8%。
从封闭内陆到开放的新高地
5月6日,X次中欧班列(西安)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拉山口口岸。至此,中欧班列(西安)年累计开行车次,同比增长19.8%,每天平均5~7列。运送货物主要包括轻工、食品、工机、钢材、电子产品、建材、医疗器械、服贸、化工等9大类。
西安国际港站作为铁路一类口岸,先后获批了粮食、肉类、整车进口口岸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内首个取得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中欧班列(西安)以西安国际港站为依托,利用西安向西门户通道的先天区位优势,接通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等5个出境口岸,形成以西安国际港站为中心,通达东西的国际物流通道,增强了内陆地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的货源在西安国际港站集散分拨,超过七成的进出港货物在西安集结走向中亚和欧洲,从西安分拨至全国。
年疫情期间,国际物流的海运、空运不同程度受阻,中欧班列(长安号)逆势增长,为国际抗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全球供应链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
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古城西安,已是名副其实的“内陆港”。
“在陕西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开放是一个明显的不足和短板。”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生荣坦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考察讲话中提出了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要求,这也是国家使命,陕西一定要有担当。”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陕西不断扩大开放,大力建设航空口岸、铁路口岸、电子口岸,着力提高运行效率,推动全省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奋力把陕西打造成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实际上,相较于铁路口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更早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门户。近年来,榆林榆阳机场口岸实现了两次临时对外开放,延安南泥湾机场口岸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有力促进了当地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陕西航空口岸国际旅客吞吐量较“十二五”期间翻一番,国际货邮量增长2.5倍,国际通航点增至76个,国际航线增至91条,客货吞吐量分别居全国第8、第10位;航空口岸新获批设立了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水果、进口肉类、进境植物种苗等指定口岸,开通了保税航油业务,获准运行了第五航权,过境免签政策由72小时扩大至小时,口岸功能不断丰富完善。
近年来,陕西电子口岸建设不断加强。年5月,陕西被列为国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批5个试点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推广应用了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11大类、42项服务功能,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了%。年,陕西推出一批陕西“单一窗口”特色服务功能,如外贸企业在线培训、跨境电子商务B2B通关服务等应用服务功能,并且编制了陕西“单一窗口”建设总体方案。
同时,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年起,陕西建立相关制度,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必须在口岸现场、收费单位办公场所公示,在陕西电子口岸综合服务平台和陕西“单一窗口”网站动态更新。年,通过实施政府购买口岸公共服务政策,一次性投入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降低外贸企业口岸通关成本。年底,陕西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年同期压缩68.76%、53.23%。年底,陕西口岸通关环节需海关查验的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到44种。
“十三五”期间,经国务院批准,陕西新设立了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宝鸡综合保税区和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加上此前已获批建成的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全省现有6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六。综合保税区已成为陕西外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
从“黄色”到“浅绿”再到“深绿”
近日,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根据最新遥感卫星数据,分析了我国植被覆盖变化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年至年,陕西省植被指数增加19.5%,居全国第四;植被指数变化速率居全国第三,是全国平均变化速率的2.6倍;年植被覆盖度73.29%,较年增加16.37%。特别是陕北,榆林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4.8%,毛乌素沙漠几乎从陕西版图“消失”;延安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48.07%,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
然而,历史上的陕西大地主色调就是黄色——黄土、黄沙、黄河,从关中到陕北,植被越来越稀少,特别是进入陕北高原后,沟壑纵横,黄土赤裸,黄沙漫漫。在这沉闷的色调背后,是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燥多尘、沙尘天气频繁。
年,陕西开全国先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十三五”以来,以空前的力度建设“绿色陕西”“美丽陕西”,铁腕治霾,进行了艰辛探索。
作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策源地,陕西累计还林还草万亩,其中,“十三五”期间退耕还林还草万亩。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万亩天然林休养生息,天保工程建设公益林.7万亩。坚持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沙化土地万亩,固定或半固定流动沙地万亩,成为全国唯一“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营造林.5万亩,沙区植被覆盖率达到34.8%。延安以北实现由“黄”变“绿”的绿色革命,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区域。年至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增绿平均值的2倍。榆林绿、延安绿、关中绿、秦巴绿,构成全域绿色的陕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年代初期的13%、年初期的33%,提升至目前的45%以上。
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陕西成为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主战场。截至年底,全省共建成淤地坝3.4万座,占全国总数的58%。已经建成的淤地坝累计拦泥58亿吨,淤地5万公顷,促进退耕还林还草20万公顷,增产粮食4亿公斤。严格执行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渭河干流水质为优,延河、无定河水质良好。
秦岭保护扎实推进。违建问题彻底整治,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精心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强化生态红线监管,深化“五乱”等突出问题整治,个矿权、40座小水电完成退出。秦岭陕西段优良等级面积首次超过96%。
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十三五”以来累计拆改燃煤锅炉2.2万台3.1万蒸吨,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2.7万户,淘汰黄标车、高排放车和老旧车约30万辆,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超额并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任务,PM2.5完成较年下降15%的目标,重污染天数减少25%的目标。“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劣V类断面和不达标断面,承担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任务的汉丹江水质优良。完成“十三五”重金属总量减排任务,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通过国家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陕西版图‘由黄变绿’,‘绿色陕西’初步建成。这意味着陕西森林、草原等绿色植被增加了,植被系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功能增强了,气候变好了,空气也变干净了。”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出示了两张卫星影像图。
两张形成鲜明对比的图中,年的南部浅绿、中部更浅、北部土黄;年的南部深绿、中部浅绿、北部淡绿,绿染全境。
图①:延安宝塔山一带城市新貌。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图②:年的延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图③:工人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卡总装线上作业。年,陕汽集团
全年销售汽车23.5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图④:动车组列车行驶在西成高铁陕西汉中洋县段。新华社发(唐振江摄)
图⑤:渭南市临渭区巧娘草编手工艺合作社采取“政府+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
模式,吸纳村民创业就业。邵国刚摄
图⑥:西安大唐不夜城溢光流彩,已经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张菁关晨迪
版式设计、制图:张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