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都是厉彦林老师的粉丝,用现在时髦的话叫“厉粉”,女儿说“栗粉”口感更好。
厉彦林老师的每一篇文章,我和女儿都如饥似渴地拜读,特别是女儿能够饱含深情地成段背诵文中的句子。读他的文章多了,你会沉浸在他营造的沂蒙乡土情境中不能自拔。厉彦林老师的老家在临沂莒南,和我的老家不过几十公里的距离,除了这种充满先天的老乡情谊外,更是被细腻传神的描述所呈现的熟识的故土人物场景所共情、所“俘虏”——他的散文多选材老家沂蒙乡村,寻常却又令人牵肠,写弯腰驼背的娘、写不善言辞的父爱、写朴实厚重的爷爷,写旧时沂蒙乡村的煤油灯,写五更时刻的推磨,写地瓜干煎饼,写地里刨食的土鸡,写淡淡的槐花香,写故乡的亲人,写沭河两岸的风俗农事,写沂蒙大地上的皇天后土……一文一题,题材平凡琐碎,语言平实,却又清新自然、情真意切、真挚感人。
样本与视角
从沂蒙故土莒南到黄土高原延安,变化了的是地理坐标,不变的是对故乡故土的怀念牵挂、家国情怀的厚重情感。我非常有幸拜读了《延安样本》未付梓的一稿,十几万字,宏大叙事,详实的数据、客观的事例,无不凸显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理性绵密又情感喷薄的文字里,和之前问世的《土地,土地……》《人民,人民……》一样,充满抒写沂蒙故土般真切厚重的情感,可以说是“乡土情感”“家国情怀”在文章脉络当中的再次延展。
与以往细致绵密、短小精悍的沂蒙乡土散文相比,这篇报告文学篇幅,算得上厉彦林的“鸿篇巨制”。细细读来,字里行间写的是延安人民的造林史、脱贫攻坚史,黄土高原的民俗史、自然环境保护史,却更是共产党人为民担当重整乾纲的执政史,身先士卒的创业奋斗史、时不我待的民族发展史和民心向背兴亡史,可以说是一篇“小样本·大视角·深思考”的力作。
文章通篇将宏大的历史叙事、充满时代特色的政论与典型人物细节刻画相互融合交织,在历史的回眸与现实的观察对照中,镜头自然切换,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凸显较为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历史从来都不是史实和数据简单冰冷的堆砌,是即时又鲜活的镌刻,是民族反复打磨的集体记忆和民心憋不住的自主书写。冒着热气、散着地气的诉说,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真实答案与路径选择,启迪后人、烛照未来,铭记心窝不能忘却。”类似的精妙论述,在文中俯拾皆是。
延安,于厉彦林来说,是寻求密码的样本;于自己而言,是有缘在先。年带学生暑期红色教育到过延安,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踏上黄土高原。且不说绿皮火车颠簸二十多个小时,且不说吃个大绿叶菜都是奢侈,单说那厚厚的黄土,像是踩着一层雪,一脚下去,根本看不到鞋。裸露的土山千沟万壑,几乎没有什么绿色植被。
结合自身延安行的经历,再读《延安样本》,感觉完全不一样。今日的延安,黄帝陵、乾坤湾等人文自然景观驰名中外,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壶口瀑布等黄土风情文化独具魅力;高端能化产业蓄势待发,林果农副产品享誉全国;高铁、动车、航班日益通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接踵而来……
读罢文章,闭上眼睛,厉彦林在字里行间所刻画的场景、所描述的人事便从苍茫遥远中走来,从渺茫的抽象到触手可及的具象,清晰的理性与具体的感性便在同一时空平面交织并存。
角度与温度
巍峨的主题和庞大的结构、宏伟的叙事中,作者情感的主线始终清晰、贯穿始终,使这篇报告文学读起来文题厚重却不滞涩,心理上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近感,达到一种“仰之弥高”却也“即之也温”的艺术效果:
看吧——男主人告诉我,他掏灰、续柴火、放炭、点火、拉风箱,小时候都干过,隔了这么多年有些生疏啦。说着话顺手把灶膛里的火点燃,立刻冒出了一股柴草味的浓烟。同行的同志说:“先熄了吧,这烟呛人。”我说:“不碍,锅灶冒烟好呀,这是地道的人间烟火味!”大家笑了,表示赞许。
……
家里已经用上了纯净的自来水,干净的陶瓷灶台上扣着一碗早已炖熟的红烧肉,他笑着说:“党的政策好,过上好日子不用愁了。我每天晚上自己还喝二两二锅头。”我拧开盛着半塑料桶二锅头酒的桶盖,近距离一闻,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还是高度的。我开了一句玩笑:“登亮先生小气呀,让我们来家了,也不请我们喝一碗?”他只是嘿嘿地笑。
……
这些下接地气、上冒热气、散发着寻常百姓家浓厚的人情味儿的朴实文字,使鸿篇巨制的理性报道文章更加血肉丰满、温情脉脉。
文章内外、字里行间,从走遍千山万壑的采访脚步,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灵魂与情感,厉彦林不是把自己当成置身事外、蜻蜓点水的过客,而是习惯性自觉作为扑下身子、挽起袖子、融入其中的亲人。这样扑下身子接“地气”,写出来的文字才能冒“热气”,才能触摸到如同黄土高原一般的厚重感!时时散发出与老家沂蒙山的泥土无异的芬芳,自然顺畅不做作,烟火缭绕却又充满人情味。
诗意与韵律
除了客观新闻描述外,作者还在关键处夹叙夹议或不自觉地直抒胸臆,正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读来或慷慨激昂、振聋发聩,或理性绵密、充满温度。像学子离家时母亲的手,反复叮咛充满万千不舍,又像父亲的教诲,宽广温厚,期待满怀。如同文中所写:
人在爬坡迈坎、负重前行、压力叠加、两腿发软、即将放弃的关键时刻,是多么渴望有一双助力的手;人在漫漫旅途,前不靠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寒冷难耐的时刻,是多么渴望温暖;连续行走茫茫沙漠,又饿又渴,撑不住、熬不过的时刻,如果银河里有水流出来、前方有片绿洲该多好……幸福不会从天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此外,作者在议论处还多采用比喻、拟人、排比、象征、托物言志等多种修辞表现手法,采撷信天游等富有陕北地域特色的民歌特色,加以化裁、灵活运用,让文章形势富于变化,节奏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富于散文诗一样的韵律美。“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只见山坡上还有许多极普通、叫不出名字的草,随意生长在光明或阴暗的角落里,随风摆动,随遇而安。虽然开不出鲜艳的花朵,也没有吸人眼球的优雅造型,身体弱小、生命短暂,但忠于大地,顽强地生长、结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色彩。”这些充满诗意和象征意蕴的画面刻画,饱含作者历经人世沧桑后的丰沛智慧,吐露咀嚼人世酸甜苦辣后的回甘。
“我们行走在延安的宝塔山下,望见一群群叫不上名字的鸟在蓝天下翻飞、盘旋、鸣叫,它在兴奋地向我们诉说什么吗?我知道渴望蓝天的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根羽毛都闪动着追逐自由的光辉。”
“延安窑洞,凝聚大地的精华和气运,冬暖夏凉,四季温润。延安窑洞,分明是大地的眼睛、民心的眼睛,洞穿世事,炯炯有神。”
“那天我离开女娲峰时,太阳还挂在天边。我望了望沟底绿树掩盖下的土窑洞,迈上了一条清爽幽静的山路。阳光洒在山峦、树木和窑口上,一草一木皆有灵性,或近或远,或深或浅,景致各异,碾畔村路面干净,山石土路跳动着金色。这是深秋时节,路两边有些小草开始枯黄却又叫不上名字,依然还有稀疏的野花在绽放。”
文中,散文诗一般的意象丰富性与生活化、抒情性的诗歌语言高度和谐统一,充满了思想的高度和语言文字锤炼的深度。如若没有作者早期的诗歌创作经验与温厚积淀,也很难吐露如此诗性语言之芬芳。
呐喊与担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学从来不是独立于社会发展、民众生活之外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报告文学更是以深厚的责任感、强烈的担当意识著称于世。
在《延安样本》中,作者在准确理性的新闻描述语言之外,更是恰到好处地以直抒胸臆的呐喊激荡新时代的创业者,以深情厚意的文字勉励执政者——深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