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和延安

无锡,太湖佳绝处的江南名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

延安,宝塔山下的红色圣地,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相知无远近,千里梦同心。

年,两市跨越千里结成“共建对子”,携手共进。

25年间,“锡延”两地手越握越紧,心越贴越近。双方在项目建设、产业协作、劳务合作、人才交流、教育帮扶等方面深入合作,助推革命老区延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建立20对城市之间对口合作关系。其中,无锡与延安对口合作。

在新的起点上,无锡和延安将跨越长江黄河开启新的华章。

一颗延安苹果的“无锡之旅”

苹果营养丰富,口感脆甜,常年高居无锡水果市场销量的前三甲。而因为与延安的深厚情谊,无锡人对苹果这种平民水果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延安被称为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全市多万人从事苹果产业,但是一颗延安苹果要想顺利跨越黄河长江来到太湖之滨的无锡,就必须解决储存和销售两大难题。

自苏陕协作以来,新吴区在延安宜川投资超万,建成气调库一座,果库四个,对当地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气调库可以使苹果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保存,使水分和口感都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今天放进去,一年之后拿出来味道基本还是一样的。”据当地农户介绍,以往没有气调库时,苹果都放在冷库中,存放时间较短,现在有了气调库相当于可以增产30-40%左右,而且对于经济薄弱户,苹果储存都是免费的。

有了跨越江河的底气,还要解决投进无锡市民果篮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拓展延安苹果的销路,援延帮扶干部化身“各显神通”的“八仙”。

红色的门头写着延安苹果专卖店,在新吴区,这样的直销店共有7家,它们都是在新吴区驻宜川县联络组协调下开设的,为宜川县果业合作社提供优质店面0平方米(包含苹果冷藏库),免除3年租金.9万元,解决了异地采购不及时、苹果品质不新鲜、价格不具竞争力等现实弊端。年一年直销店累计销售苹果超两万斤,有效带动当地7个脱贫村的苹果销售,挂钩包销脱贫户户,人。

江阴市对口帮扶延川县联络组则“另辟蹊径”,向江阴市发出“我在延川有棵(亩)苹果树”认购倡议,围绕“你的果树我管理,你的苹果我送达”,倡议江阴市党员、团员、干部职工、市民朋友参与认领活动,与此同时开展“爱心慈善公益活动”,即每认领一棵树、每成交一箱苹果向慈善协会捐赠一元钱。

几年来,“锡延”两地的对口合作,就像在播种一颗充满希望与梦想的“苹果树”,在两地干部的共同监管,精心呵护下,这棵“苹果树”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目前无锡市已建成延安消费扶贫专馆1个,农产品专馆专店11家,年全年采购、帮助延安销售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共计1.8亿元。

一场跨越21年的支教接力

年1月,延安火车站,当地的最低气温已跌到零下25度,来自延安教育界的代表却心头火热,他们正翘首以盼,准备迎接一位来自无锡的特殊客人。

这位特殊的客人叫潘祥根,是一位在教育界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教师。年,当时已经花甲之年的他,毅然决然远赴千里之外的延安。洛川师范被改制成延安一中,而他将担负起校长的重任。仅用三年的时间,潘祥根就将这所学校建设成了陕西省标准化高中。19年过去了,80高龄的潘祥根老人再度踏上了延安这片曾经为之奋斗奉献的热土。

“这里是聚贤坡,那里是涌泉坪,远处是启智角,还有那个江南风格的亭子叫育才亭。”回到自己亲手建成的延安市第一高级中学,潘祥根如数家珍。当初接到改制任务时,他是怀疑的,“教室太小,只能坐不到40人;课桌太宽,培养小学老师合适,高中生没法坐;仪器室,实验室缺口太大,全要采购。”

也是那年秋天,潘祥根和无锡支教洛川师范的教师,启动了“从头开始”的延锡合作办学历程。他们先后筹措资金两千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条件,用两年时间把学校建成了花园式校园。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同步跟跟上。潘祥根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用东部地区成熟可行的办学教学理念来转变老师的思想,用以身作则的行动带动青年老师的奋进。延安市第一中学老师寇婷再见潘校长时难掩激动,“刚到学校时我才22岁,潘校长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是严格的,但是正是那三年成为我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直到如今她还保留着潘祥根给她批注过的教案。现如今,很多如寇婷一样被铁面校长“押着”学习的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从年开始,无锡延安两地从合作办学转变为支教模式,截至目前,先后有18批名无锡教师赴延安一中支教,在延安留下无悔的青春见证。该校名管理干部和学科教师也先后来无锡市的学校跟岗培训。

通过双向奔赴的支教接力,无锡和延安两地之间的教育协作也不断向纵深发展。20多年来,两地在学校结对、援建设施、资源共享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入协作,先后不间断派出余名优秀教师赴延安市第一中学和延安延川、延长、宜川等地开展支教工作,投入延安教育对口合作的资金累计达0多万元,援建延安多个希望工程项目,资助余名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结对学校39对,涵盖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各阶段,逐步探索构建起“经济帮扶+立德树人”互动性协作模式,实现了广覆盖向精准滴灌,“学业扶智”向“思政扶智”发展。

一次产业发展的连级跃升

延安市延川县是著名作家路遥成长的地方,他所著的《平凡的世界》就大部分取材于这里,这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境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在延安市各县区中一直垫底。

年,在无锡江阴市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黄土高坡的革命老区与长江之滨的江南名城,携手并进。由江阴企业联合投资的延安斯派尔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延川。这是一家致力于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施工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环保型科技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连级跳”。

新型环保型企业的落地,为助力革命老区经济腾飞,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解决了延川本地人口的就业问题。据企业负责人倪刚介绍,员工80%来自于当地,平均月收入可达到元,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安居乐业。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无锡江阴市发挥优势,倾力援助,与延川县干部群众一道,扶资扶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招强引项,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精准帮扶,让扶贫措施“落地生根”,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帮扶的氛围。年5月7日,延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延川成功“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19万延川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产业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对口帮扶延安市的过程中,无锡市始终把产业合作放在首要位置,立足两地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转移战略实施。去年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数4家,当年实际到位投资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共建产业园区4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数3个,到位投资额2余万元。援建(扶贫)车间2个,吸纳87名农村劳动力(含32名脱贫人口)就业。

25年来,无锡共完成扶贫协作援建项目个,无偿援助资金1.75亿元,为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7月1日,无锡延安直航就将启动,两个跨越千里的城市分钟就能直达。

更接近的时空距离,

更持续升温升华的兄弟感情,

更加速提档提质的合作事业,

跨越江河,

太湖水和宝塔山的故事即将精彩升级……

原标题:《公里!有一种情谊跨越江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