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现场省文联供图
东南网2月22日讯(本网记者陈楠)昨日下午,诗人谢宜兴做客福建文学院,分享诗集《宁德诗篇》的创作和感悟,这是文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的系列公益文学活动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教授伍明春和《福建文学》副主编、副编审石华鹏作为对话嘉宾,进行精彩对话。活动由福建省文学院副院长曾念长主持。
据介绍,年,福建省“闽东诗群”诗人谢宜兴深入基层采风调研,创作了全方位反映宁德山川之美、生态保护和人文历史以及脱贫攻坚,城乡蝶变的新诗集《宁德诗篇》。作品入选年中国作家协会第一批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颁诗刊社脱贫攻坚特别诗歌奖,年1月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认为,《宁德诗篇》是新时代对“闽东之光”的歌颂和赞美,是对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宁德人民的礼赞。中国言实出版社社长王昕朋认为,《宁德诗篇》是展示宁德绿水青山,展示宁德人民精神风貌的一扇窗口,展示了宁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完美答卷。
谢宜兴谈到,《宁德诗篇》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通过闽东的文化建设来反映文化的力量,我们在温饱已经解决后文化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人民需要文化的力量。第一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思考长远的对贫困的摆脱问题;第二个是城乡的变化;第三个是人文方面,这是这本书构思的三个版块。伍明春教授谈到诗歌话语跟时代主题相结合,命题写作对诗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优秀的诗人则不存在,《宁德诗篇》的每一个篇章都很优秀。曾念长提出主题性写作使作品更具有整体性,拿到诗集阅读可以感受到一本诗集跟一个时代在共振,看到在时代中变化的宁德,从宁德再看时代的变化。
石华鹏则谈到写作的规划性,提出《宁德诗篇》是一个新时代诞生的符号,他谈到主题性写作的政治意义,认为《宁德诗篇》是一个地域性的标签。他回忆了嘉兴诗篇,嘉兴的南湖是我们革命启航的地方;第二个是延安诗篇,贺敬之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延安是我们革命的圣地;第三是北京诗篇,到后来的改革开放深圳诗篇“一个老人在这里画了一个圈”,到今天我们顺着这个脉络下来出现了《宁德诗篇》,这就是政治抒情诗歌的价值意义和文学意义,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中国几乎告别了贫穷,地域上跟一个时代产生了关系。他说宁德是诗人谢宜兴的家乡,“当一个人面对家乡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变成诗人的”“诗就在我们身边”。大家以诗人谢宜兴年创作的诗歌《下党红了》为例展开谈论,习总书记在宁德的时候,三到下党,年习总书记还写了一封信给下党。现在,下党摆脱了贫困,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随后,作家们边朗诵作品,边就诗歌写作的柔软性展开讨论。石华鹏谈到诗歌创作,诗人独特的感受、独到的发现用独创的语言来表达。他认为诗就是表现现实,我们这个时代与想象之间的张力。现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听众们也都受到了感染,分享会结束后,大家还沉浸在诗歌的氛围里,在三坊七巷安民巷古老的院子里打开《宁德诗篇》阅读。
活动期间,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王秋梅,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福建省作协主席陈毅达莅临现场并参与分享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