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幕舞台剧,大幕拉开的瞬间,或许会感到非常惊喜,闭幕时也可能显得极其悲凉,但最值得回味的却是中间过程。因为无论贫富贵贱,也不管雅俗美丑,每个人都实实在在地感受过生离死别和酸甜苦辣,或得意忘形,或失意愁闷,但每一个阶段,都为自己人生的交响谱写过几个音符。
生命里可能会向往很多地方,就像雏鸟渴望在蓝天里自由翱翔。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是可望而不可即,有些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有一天曾经的梦想忽然得以实现,其激动心情也是可想而知。下面介绍赵朴初佳作,技法高超,虽然时隔多年,依旧令人推崇备至。
百字令·延安礼赞
作者:赵朴初
欣奔驰道,望迎前一塔,延安来到。山上延园遥指点,山下延河微笑。洞吐虹霓,树喧猿鸟,想见风云闹。英雄儿女,归心天下多少。
争话薪胆坚心,江河浩气,岩穴神州小。旋转乾坤无尽愿,终把魔氛尽扫。下笔飞龙,燃犀烛怪,一卷人争宝。循墙抚案,壮心腾跃云表。
赵朴初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并喜欢钻研文史,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收容和救济难民,并动员大批青壮年参加抗战。解放后,先生更是积极发挥余力,投身于经济建设。
这首百字令是先生于年参观延安时所书,歌颂了党中央的驻地,以及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作品中提到的延园又称枣园,在延安西北,年至年,这个地方曾为中共中央的临时驻地,园内有主席旧居、书记处小礼堂等旧址。
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陕北。开篇就显示了作者的愉悦心情,他载欣载奔,兴奋地快速行走,道路宽阔,迎面而来的正是延安的宝塔山。
延安曾经是革命圣地,当年无数热血青年都非常向往此地,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光明的未来,希冀在此一展身手,也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诗人一直积极引导青年们,虽然自己也非常盼望前往延安,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这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内心早已激动万分。
接下来诗人描写所见所闻,“山上延园遥指点,山下延河微笑。”遥指点,指作者一行老远就看到了枣园。作者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抒写了生机旺盛的场景,更可以想象出当地人的热情和淳朴。
词人又走进细看,只见窑洞里露出灯光,树上的喇叭传来动听的声音。作者用“虹霓、猿鸟”比喻电灯和广播,不仅十分形象,而且彰显出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百姓们更是翻身作了主人!先生想起过去热烈的战斗生活,如今也不禁赞颂,当年心向延安的英雄儿女,全国不知有多少。
词人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阵,早已是心潮起伏。“争话薪胆坚心,江河浩气,岩穴神州小”,一行人兴致高涨,还相互热烈地谈论。当年坚持抗日的决心、和艰苦的物质生活,着实令人敬佩,就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先生夸赞革命正气充溢在祖国各地,当年党中央在小小的窑洞里,就规划着全中国的未来,最后终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如何不让人刮目相看。
“旋转乾坤无尽愿,终把魔氛尽扫”,这两句气势磅礴,歌颂了革命事业最终取得辉煌的胜利。旋转乾坤,指改变社会面貌,具体指坚持抗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无尽愿,指远大理想;魔氛,意思是指反动势力。
在那些忧患相仍的年代,多少人冒着枪林弹雨,多少人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坚定信心、绝不畏缩,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篇篇不朽的赞歌,更让反动派魂飞魄散!
最后词人又真挚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主席高瞻远瞩,洞察奸邪,其鸿篇巨制也是高屋建瓴,伟人的思想更需要后世发扬光大。词人兴趣盎然,他摸摸墙壁和书桌,参观主席的故居,既受到了教育,又激发了凌云壮志。
赵朴初的这首词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并从多个角度和各个层面进行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延安的崭新风貌,讴歌了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伟大思想。词人心情激动,更欣喜宝塔山在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
很多读者都读过矛盾的《白杨礼赞》,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作者满怀深情地赞美军民的斗争生活,讴歌他们的崇高精神,让人读完印象深刻。而赵朴初的这首词则从正面谱写了一首赞歌,表现了解放后焕然一新的面貌,更值得细细体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