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一掬天和金粉腻》

[宋]欧阳修

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意密莲深秋正媚。将花寄恨无人会。

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偈六十九首》

[宋]释道宁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

简要提撕,知音罕遇。

事无一向,理出多门。

岂不见道,有句无句,

如藤倚树。树倒藤枯,

句归何处。深秋帘外千家雨,

落日楼前一笛风。

《相见欢·深秋庭院初凉》

[宋]朱敦儒

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

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

鲈脍韵。橙薤品。酒新香。

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唐]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唐]尹鹗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深秋寒夜,西窗梦醒,红烛半残,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使人更加伤凄。这首闺怨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幽怨悲凉之情。

《拨棹子·风切切》

[唐]尹鹗

风切切,深秋月,十朵芙蓉繁艳歇。

小槛细腰无力,空赢得,目断魂飞何处说。

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

偏挂恨,少年抛掷。羞睹见,绣被堆红闲不彻。

丹脸腻,双靥媚,冠子缕金装翡翠。

将一朵,琼花堪比。窠窠绣,鸾凤衣裳香窣地。

银台蜡烛滴红泪,醁酒劝人教半醉。

帘幕外,月华如水。特地向,宝帐颠狂不肯睡。

《对月六首》

[宋]白玉蟾

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

月要人窥娇不上,风知我醉放多吹。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赋愁》

[唐]魏扶

愁。

迥野,深秋。

生枕上,起眉头。

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

送客泊舟入浦,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

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

《江行书事》

[唐]刘沧

远渚蒹葭覆绿苔,姑苏南望思裴徊。

空江独树楚山背,暮雨一舟吴苑来。

人度深秋风叶落,鸟飞残照水烟开。

寒潮欲上泛萍藻,寄荐三闾情自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