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位于延安市宝塔山对面,隔河与凤凰山、宝塔山三足鼎立,遥遥相望。在年红军没达到延安之前,清凉山是延安第一名胜,名气远超宝塔山。只是党中央驻扎延安后,延安成为革命圣地,其名气和地位才逐渐被宝塔山所取代。

清凉山上历代名人咏诗、词甚多,广为赞颂这一清凉胜境。

清凉山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万佛洞等石窟为主的佛教历史文物古迹;二是以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及出版单位旧址为主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三是太和山道教教观。

1、清凉山万佛寺,宋代石窟,陕北四大石窟之一

石窟

万佛洞开凿于隋代以前,历代皆有造像或维修。清凉山山势峻峭,高耸入云,景色绮丽,融佛教和道教于一山。山上殿宇嶙峋,金碧辉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享誉三秦,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

这个洞可以从下面进去,上面出来,但里面是悬空梯子,有几米高,很恐怖的,没有点胆量还真是不敢去尝试。

诗湾

诗湾,在万佛洞上方。有历代名人学者摩崖题刻50多处,真草篆隶,参差错落,布满全湾。

过诗湾便到了悬空高耸、小巧珑的印月亭,它像一只雄健的骛鸟,凌空俯瞰。游人登亭凭栏探身俯视,一钩弓月从井底涌出,故称“月儿井”。月明星稀之夜,井中明月与天空夜月交相辉映,使人无不为之惊叹。

范公祠

范公祠位于印月亭南侧。“宋朝人物第一”6个大字刻于祠堂门额上。门上对联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人们的心目里,大都知道范仲淹是朝廷要员,但又多次被贬,仕途坎坷,长期任职于江南各地,其写的《岳阳楼记》更几乎是妇孺皆知,但没有几人知道他还任职于延安。搜集资料得知,当时西夏王国进犯延安,朝廷慌乱无策,只好把范老先生空降到延安,原来还真是组织需要啊。范老先生到延安后,抗敌与发展民生,颇有功劳。后人为纪念他,建了范公祠。该祠原位于延安城东黑龙沟左侧石崖下,凿洞而成,年被毁。年在清凉山原“天下奇观”废墟上重建了这个新的范公祠。

岳阳楼里的范仲淹与滕子京塑像

2、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的新闻出版机构——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石、新华书店所在地。被称为红色延安的“新闻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是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全国三大红色教育基地。

清凉山下建有“延安新闻纪念馆”一座,馆内大量文史资料展示了我国新闻及出版业的发展历程,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

3、太和山道教教观

太和山,古称“天山”、“莲花峰”,位于延安市东北的清凉山之巅,南濒嘉岭山之宝塔,西邻凤凰山,夙有“三山鼎立,太和第一”之称。山上松柏成林,松涛阵阵,气候凉爽,庙宇殿堂星罗棋布,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游人到此,胜如仙境。太和山道观是道教圣地,陕西又是道家文化及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4、清凉山实行预约免费游览,在入口处扫码预约,一般情况下随扫随进。

从清凉山向宝塔山望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