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唱过的《黄河大合唱》吗?
抗战军民在演唱《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如今重读一遍,仍感到热血澎湃,浑身上下充满力量。
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进入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时期。
卢沟桥事变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家协会”正式诞生,郭沫若、矛盾、巴金、郑振铎、朱自清等人被推选为理事。“协会”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号召进步诗人为反抗侵略,为民族解放,走向农村,走向战地,投身抗日的行列。他们用诗歌做武器,配合真刀真枪,鼓舞斗志,杀向敌人!
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在革命圣地延安有一块著名的石灰墙。那时由于条件限制,环境艰苦。柯仲平、光未然和田间等人,为了配合战争宣传的需要,提倡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墙头诗”、“快板诗”、“标语诗”。延安城内大礼堂对面那块石灰墙就成为了诗人们发表诗歌的阵地,田间的《义勇军》正是诞生在那里。
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生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
诗人田间田间,是从抗日战争前夕成长起来的诗人。年夏天,他来到延安。这年冬天,他在通过敌人封锁线时,认识了一位善良的中国母亲,由于日寇的残暴屠杀,杀害了她的儿子,烧毁了她的家园,因而选择了反抗的道路,愤然举起了刀,砍向鬼子的头颅……诗人为了纪念这位叫白娘的英雄母亲,写下了——《她也要杀人》的复仇之歌。
在她的面前,前面的黑暗,被她的刀,猛然劈开,被她的血,闪亮——闪亮。在她的前面,——中国的森林、高山、大河和人民的田地、村庄,已经披起了战斗的武装!
诗人何其芳诗人何其芳也是年由四川成都到达延安。不久,就随八路军深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晋西北和晋中等地生活和工作。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在这些诗歌中,有的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诅咒,对敌寇的憎恨,有的歌颂了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的英勇与团结,劳苦大众齐心协力打鬼子的英雄气概。
…………第二天,王补贵从旁的村子赶回来,和许多人一起料理他妻子的丧礼。他发现他三岁的儿子死在门口,在炕上蹲着他的忠实的狗。他们帮助他把死者埋葬。他们劝他搬家到旁的地方。他倔强地沉默着,不回答,也不落泪,他对自己说:“你只有去参加游击队。”…………
这是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里的一首小叙事诗《一个泥水匠的故事》中的一段。在诗中诗人愤怒地揭露了日寇在雁北的暴行,叙述了泥水匠王补贵一家的悲惨遭遇,歌颂了王补贵的觉醒及其后来对敌斗争的英雄形象。
延安小哨兵在查路条除了,这些诗人的作品,延安根据地还流行着许多打油诗、快板诗、顺口溜,这些作品字句整齐,而口语化,老百姓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活泼。比如:这首《小哨兵》。
小娃小,也放哨,不怕冷风如刀割,不怕烈日如火烧,手拿红缨枪,路口查路条。小娃小,也放哨,不怕冷风如刀割,不怕烈日如火烧,人小做大事,来把家乡保。
延安鲁艺诗歌朗诵会“朗诵诗”在延安时期空前活跃,这种倾向于大众化的,为抗日战争服务的朗诵诗会,在那时风靡整个根据地。高兰、任钧、徐迟、光未然等人创作的朗诵诗,简直席卷全国,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七年来不曾一天使鬼子们快活安宁就在那山岗那雪野那冰川那高粱红了的青纱帐!一个两个十个百个千个万个……抬起了头!挺起了胸膛!放下了锄头犁耙,拿起了所有的刀枪,卷起了沙漠的狂涛,卷起了大海的巨浪,燃烧起争生存的火光!把奴隶的命运,奴隶的枷锁,一齐都交付给抵抗!
诗人高兰这是诗人高兰所作的朗诵诗《我的家在黑龙江》。虽然,朗诵诗在当时还没有真正达到大众化的普及,但是从诗的效用上来说,从一定程度上使诗歌重新成为了“听觉艺术”出现在群众面前,让这种艺术形式更有效地发挥武器性能,而服务于抗战。
延安宝塔山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说:“延安时期的诗歌运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表现了爱国救亡的新风,对新诗发展都产生了好的影响。”很可惜的是由于战争环境恶劣,使得很多在革命根据地广为流传的抗战新诗,没有完全的记录保存下来,实在令人遗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