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队伍中,有很多尚未成年就参加革命的孩子,被大家昵称为“红小鬼”。他们跟随红军部队一样行军打仗,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在艰苦跋涉和战火淬炼中走向成熟。
在《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档案深处,至今存放着一张编号为“”的老照片,上面有一个身着红军服的少年灿烂笑着。据考证,这张照片最早收录于《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时拍摄的。照片上笑容灿烂的主人公名叫王东平,是一名十二岁的“红小鬼”。
毫无疑问,斯诺的照片让人们对“红小鬼”这个群体逐渐清晰,也给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曾写过一篇名为《医院》的文章,该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红小鬼”这一特殊群体。徐特立指出:“医院的看护,大部分是儿童,其中有些青年,数量很少。”确实,这些作为看护的红小鬼们很不容易,除了要照顾伤员以外,他们还要承担作战任务,这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红小鬼”并不是正式的番号称呼,而是长征路上老红军们对这些孩子亲昵的称谓。严朝维撰写的《红小鬼和“红小鬼营”》一文中提到,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也存在一个特殊的战斗群体,人们管它叫“红小鬼营”。虽然这个战斗集体只存在了三四个月,但那五六百名少年的壮烈事迹仍在长征路上回响。
实际上,不仅红四方面军有“红小鬼”,长征途中甚至还有一支红小鬼军队。据资料记载,最早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是一支典型的“红小鬼”部队。红二十五军绝大部分都是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还有少数年龄是八九岁的小娃娃。谁能想到,就是这些红小鬼,一路翻雪山、趟沼泽,以坚强的信念走过了长征路!
有人对红小鬼的战斗力提出了疑问,认为这些孩子根本无力与身强力壮的敌军对抗。可事实上,红小鬼的战斗力确实惊人,从“少共国际师”的辉煌战绩中可以看出。尽管这支红军劲旅只存在了一年半时间,但它经受了残酷战争的考验,为党和人民军队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红小鬼们年纪虽小,但他们的革命信念却是坚定的。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很少有人动摇,哪怕有时掉队了,他们也要赶上红军大部队,这是只属于少年的坚定信念。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支撑下,红小鬼们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回到前文的那张老照片,笔者苦思冥想:当年这个刚参军的红小鬼,站在历经九死一生的战友中间,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会露出如此澄澈灿烂的笑容?
端着相机的斯诺是不是也在苦苦思索,这个小红军战士为何如此乐观,面对缺衣少食的红军生涯他难道没有一丁点的愁怨吗?答案是否定的,跟定共产党、一心想当红军的中国孩子根本不畏惧任何艰险。可以确信的是,这个旧中国的孤儿一当上红军,便汇入了从长征走来的红色洪流!
是地,闯过枪林弹雨、走过雪山草地时,他们还只是个孩子。但正是这些红军娃娃,跟着长征的钢铁洪流,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或者说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哪怕是今天,谁也不敢夸口说自己可以再来一次长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回望过去,我们曾赞叹长征创造的传奇,但谁都不可以忘记,这些所谓的传奇,其实都是红军战士用鲜血浇灌的,也包括那些装大人的“红小鬼”们。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可正是这一兵一卒却用生命唤醒了光明,照亮了湘江、照亮了腊子口、照亮了宝塔山,乃至于最终点燃了中国革命的圣火!
金戈铁马远去,岁月静静流淌。一个“红小鬼”的平凡一刻,却定格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一支伟大的军队,这或许就是长征的魅力所在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