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的最好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6013804347065&wfr=spider&for=pc

贺敬之是新中国优秀的诗人,剧作家,他的新歌剧《白毛女》,诗歌《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桂林山水歌》、《中国的十月》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影响了中华儿女几代人。今年,他已九十六岁高龄,何火任先生写了《贺敬之评传》,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让人读后激情洋溢,感动不已。

▲贺敬之

首先,这本书全面介绍了贺敬之的生活经历和革命道路,真实客观地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贺敬之。这个出身山东枣庄一个贫苦农家的子弟,从追求光明的文学青年,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革命战士。“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对延安的无限深情,对毛泽东同志开创的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在革命熔炉中的锻炼成长,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作家,成为新时期党政部门文艺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第二,是对贺敬之的创作道路和作品风格进行了了深入细微的分析。贺敬之从十六岁开始写诗,受到胡风、周扬、何其芳等文学大家的肯定和赞扬。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指引下,他深入民众,投入火热的斗争生活,从《毛泽东之歌》到《南泥湾》,从《乡村的夜》到《行军散歌》,处处表现了他贴近时代,贴近民众的创作风格。他写的新歌剧《白毛女》,更是体现了文艺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精神,证明了毛泽东主席指引的文艺方向和文艺道路的正确性。解放后,他写的《放声歌唱》《十年项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都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成为新中国诗歌创作的红色经典。他也成为继郭沫若,艾青之后中国新诗的第三座高峰。

第三,这本评传真实地回顾贺敬之在同“左”和“右”的错误思潮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捍卫党的正确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坚定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曾被打成“胡风”分子的嫌疑人,文化大革命中又横遭诬陷“三进宫”。改革开放以后,他进入领导岗位,又积极有力地为胡风、冯雪峰、丁玲等老文艺家平反昭雪,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大力推荐,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在受到一些人误解甚至攻击之时,他始终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所要求的,也只能是社会目的和艺术规律的一致,思想和形象的一致,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概言之,既政治和艺术的一致。”这种诗人与领导者的双重角色,使他的诗论既富于浓郁的理论色彩,也具有鲜活的实践特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他的文艺论述不摆故弄玄虚的花架子,也不搞晦涩难懂的名词术语,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理论问题,接地气,鼓士气,聚人气,扬正气。

第四,充分肯定贺敬之的“新古体诗”,表现他崇高的精神世界。近年来,贺敬之用很大精力进行“新古体诗”的创作,他的《富春江散歌》、《青岛吟》、《胶东行》、《陕西行》《访日杂咏》等诗作,既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艺术上不懈追求,借鉴我国的旧体诗词传统,又大胆地创作探索,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真知灼见。难怪诗人石祥对贺敬之评价:

贺敬之是一首诗。

一首读着读着就站起来的诗,一首吟着吟着就吼起来的诗,一首品着品着就蹦起来的诗,一首一口气读完自己也成了诗的诗。

贺敬之是一首诗。

一首蘸着泪与火写出来的诗,一首咬着爱与恨迸出来的诗。一首从骨子里冒出来的诗,一首从血管里流出来的诗。

贺敬之是一首诗。

一首为人民鼓与呼的诗,一首为时代吟而唱的诗,一首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一首与祖国同忧患共苦乐的诗。

贺敬之是一首诗。

一首从小八路到大诗人的诗,一首跨越两个世纪的诗,一首从领袖到百姓都爱读的诗,一首从国内到国外均闻名的诗。

……

这本评传写得好,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一个空白,为新中国诗人立起了一块丰碑。贺敬之立天地正气,咏时代风流,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学习体会。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报业集团高级编辑,《秦风》杂志社社长。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编辑:徐向东◆二审:曾淑花◆三审:岳才瑛◆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