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读史.问情为何物一一从情说开去
文/倚天泊仁
七绝.问情
(一)
深情亘古自消磨,
爱恨千年逐逝波。
不尽尘缘求正果,
心同日月照山河。
(二)
绿水青山记忆同,
文章若水善流中。
人间万事书难尽,
率性还须去问情。
第一章凡人种种.知情几多
一生悲欢知多少,月下吟箫,思念相萦绕。已堕凡尘,难遣流年老。人常道,天涯芳草,依旧多情好。
(一)红尘滚滚.情为何物
普天之下,多少人在问,这世间情为何物!
翻阅五千年历史,但见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意思是: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情感,是天性的实际内容;欲望,是情感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样的表述,在人天生的“性、情、欲”之中,说明情是看不见的天生之性。
正所谓“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性之质也。天性使然,在本性范畴之内。其本义即人们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乐、惧等心理状态。如:感情、情绪、情怀、情操、情谊、情义、情致、情趣、情韵、性情、情愫…等。
天生之性的情,又决定了“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
荀子这些话,道出了天性使然的情,它的对立统一性一一“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我们对情的定义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先看其天生的同一性,如在”寒而欲嗳…好利恶害”面前,“性之质的情”,决定了人(君子、小人)欲的同一,即天生共性上都是”欲喛、好利”的;而在这“欲暖、好利”的索取过程中,由于情所决定,君子与小人们不断地明朗化、常态化,矛盾继而斗争化了。
索取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分歧,便产生了以“爱和恨,善和恶”为主要内容的对立统一的事物运行规律之中,并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发展着延续着。
这“情”在后天的外界事物的感应下所产生的对立统一性,并存于天地人万物之中,辩证唯物客观地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
今把”情”分为先天的同一,和后天的对立统一,说给诸君听,完全是一己之见。相由心生,情由心鉴,孰是孰非,每个人完全可以参照自心所感与外界所遇去体悟,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物。
特别是后天的情,及其所生发出的天生本性的实际内容,它怎么就打破了“人之初,性本善”,怎么会让人在同一的环境下就生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善和恶,爱和恨,并以“各种形式”把每一个人乃至人类社会对立统一了几千年!
情,就是人天生的本性本能及其后天实践的生成,它体现在大千世界人的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
(二)天性使然.情的吟诵
情,普天之下,人人时时处处都在做(作)的一篇大文章!
古来如斯,人生在世,每天都在用情打交道。只是有知情和不知情为何物的区别,故有了自觉和不自觉地用生命的天性之情,本能地去书写各自的人生,情到深处自然真…最终应了那句话:以优劣为次第,以种类为篇章。
生活中,有多少人用情而写不好情;又有多少人为情而用不好情。盖因天性使然,及其后天的良知有余而智慧未及等原因,至使情所未致、为情所困者多矣!
情,弥漫人间。在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应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性之质一一即先圣荀子说的人的天生本性,以个人行为的各种形式所产生的实际生活内容,汇集成人类的感情世界,宏大深邃,神密广远是真正的弥地无垠,浮天无岸…倚天照海花无数,山高水长情自知。
情,母亲河一一九曲黄河可以见证,古往今来,多少炎黄子孙,文人墨客,为情讴歌为情吟咏;多少才子佳人为情寻觅为情迷醉!情的强大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人间真情,矢志不渝,不懈追求,为之奋斗终生!
让我们伴随着九曲黄河的涛声,去吟诵带有传统文化馨香的神圣的情一一
情,乃人之天性,喜悦,开心;烦恼,苦闷;忧郁,伤感;委屈,悲哀;疑惑,彷徨;愤怒,恐惧;嫉妒,仇恨;激动,欲望……喜怒哀乐、惧爱恶欲,这些皆是情的外在表现。
情,天地之情,自然之情,山水之情,故乡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恋人之情…热情、激情、温情、柔情、爱情、豪情…情的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让人心旷神怡。
情,这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人和的关键,是人生的乐趣的终极体验者。情啊,是爱情的灵犀,是友谊的纽带,是亲情的前缘,是青春的舞蹈,是岁月的歌曲,是向往的追求,是永远的感怀…情啊,是人生的永恒!
情,就像那青青的春草,涓涓的溪流,赏心悦目;情就像那醇香的酒,甜美的茶,沁人心脾;情就像那温馨的梦,皎洁的月,缱绻缠绵;情就像那朦朦的雨,柔柔的风,愜意宜人;情就像那滚滚长江水,滔滔的黄河浪;荡气回肠……天地万物皆有情。
父慈子孝,伦理清深。萱堂之情,昊天罔极。手足之情,血脉相连。兄谦弟恭,行之有礼。伉俪之情,连理比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高山流水,情缘不易。取友必端,管宁割席。街坊邻里,明理守信。乐善好施,热情相依。
情,说不尽,道不完,时时处处事事…,无限的时空中,都为情所弥漫!就个人而言,在利益的需要,私欲的满足过程中,为自己是情;为他人也是情。由此而善,由此而恶,由此而爱,由此而恨,由此而苦,由此而甜。并由此构成了大小共同体社会话动、人们生活之万般。
情,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人民,为人民服务说到底是一个情。为什么人的问题,说到底也是一个情。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终归还是一个情!
情,只要让你爱的人(尽量去爱众生)幸福,你就应该高兴!因为你所爱之人的幸福就是对你的回报,也就是你的幸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意就在这里,己所欲者,人亦欲之!是故人人在情上,都献出爱心,如此驱利除弊,则世界安好。
第二章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但凡情种,有矢志不渝,用情至真,乃至推心置腹者。亦即感情特别丰富的人,这仅一家之言。我以为沧海桑田,正道人寰,天下万物,皆为情种!
(一)普天之下.莫非情种
《红楼梦》曹侯曾开言问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曹公叹的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有谁是为了情而结种?都只是为了风月之事才情意绵绵。天、日、时中,去奈何,去伤怀,去寂寞,试着排遣一下自己情怀。因此演出了那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传神之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余对《红楼梦》情有独钟,亦唯情是也。曹公”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意在告诉我们,鸿蒙初辟以来,即天地玄黄,九极八荒,无限的宇宙空间里之万物,特别是谓之精灵的每一个人,可断言曰,都为情种!
单道人们为了情,看鸿蒙初辟以来,以身相许也好,以命演绎也罢,终归都是种情于这沧海桑田,辛苦耕耘,欲观瞻那人间最美丽花朵,撷取收获那最甜蜜的果实。
天性的使然,感情的播种,欲者的守望一一若问世间之人,情种于何处,所为何来,你可从早到晚,在日出日落中去看每个人乃至所构成的团体都在干些什么,或者可明白些许。
人间烟火长,长河落日圆。若穷究的话,问盘古开天以来的历史,去寻觅探讨情的答案,当如曹侯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而今只能做如是说,即“凡物具性者都为情种”!然唯人之灵性最高,执情最浓。天、日、时中,人海茫茫,缘来缘去,一人一家,一国乃至天下苍生,都在以各自之情为主导,以各种形式,播种着各自的情愫,演化着以善恶有报,爱恨为主题的人间因果大戏,凡人概莫能外。
人人在播种情的过程中,有人为之笑,有人为之哭,有人为之颠狂,有人为之抑郁,有人为之寄身囹圄,有人为之成为僧尼,有人为之春风再度,有人为之消沉萎靡。有人为之慷慨激昂,有人为之横刀仰天大笑。有人为之出生入死,有人为之奋斗不息!
为情,古诗词曾有:“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王维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一一白居易”。
王维的意思是“给你斟酒愿你喝完能自我宽慰,人心反复无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涛。”白乐天的意思是“行路艰难,原因不在于水很深,也不在于山很高,只在人心的变化无常之中。整句话用来表达人情冷暖变幻莫测。”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在人生价值观的体悟和践行中,对情或可以执着于明理守信崇德力行于民族的复兴、人间岁月的静好。
或可以为了个人的生活愉悦,我们大可以用情去谱写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一篇篇热情洋溢的诗句。即为人间的正道沧桑,用情去播种善良美好,去催生人类的大爱无疆!
君知否,人之情只是心的感动和反应,物质上并不一定能直观地看得到,谁有情无情及情之善恶只有自己心里能感觉到。
(二)缘起缘灭.情来情往
现实生活中,总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如意。那么,就顺其自然,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人生的聚散离合,恰如滔滔东去的江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永无休止。人只要顺天命,尽人力,也就没什么好惋惜。得失举手之间,有所得就会有所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也是缘起缘灭,情来情往,因果循环的必然,是不以个人之情为转移的客观法则。只要拥有时好好珍惜而不惘然,即便有朝一日失去,亦无悔也。
人间种种情事勿待成追忆时,去感觉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追忆回望流年旧事,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了!
望海听涛感于此,成诗一首:
听涛望海祷尘寰,
烟火人间写美篇。
快乐生活平日往,
山光水月荡情缘!
人生在世,凡一念皆发乎于情。情絲如织,绵绵如山高水长。若敞开心扉开画景,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五味杂陈,你人生所历的各种人情味,倍尝中当历历在目…让你高兴,让你忧愁。言及于此,笔者只能说:
人人都要正确地对待情,得到的要好好珍惜,失去的也让它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得不到的也没什么,只要你曾经努力过就好。正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况每个人的情又均受命于天!
如佛理所言,我们应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去沟通,让每个细胞都助力于我们自身的客观存在,去掉心理疾病乃至身体之病患,战胜自己,快乐健康自己,更好地用情并率性以强大的心之力、正能量去为众生演译人间之法!
人之病大都起之于心情,恰如深谙五行的钟南山先生所说,清除心理疾病,净好心理环境,这对人的身体乃至人生以及人类社会,从情上讲,都是一大幸事!
生活,注定是一场风雨兼程的历练,有阳光就会有阴影,有高峰就会有低谷,起落沉浮总是常态。
刘禹锡有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你若开心,世界便明媚可爱;你若难过,世界便乌云密布。这应是我们每个人的切身体会!
所以,当你觉得人生不顺时,不必着急,只需记住两句话,总会柳暗花明:“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劝君莫悲东逝水,希君勿叹奈何天。我们来到人世间走一回,必须珍惜自己,热爱生活,钟情于大好人间!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细品《红楼梦》中这首诗,真觉得芹溪先生是否在启发我们,虽无材(才)但可用真情去“补天”,红尘若许,亦用真情去做好、去记录"身前身后事"而无遗憾,又何须"倩人记去作奇传"呢?
情种者,说到底就是以个人先天之性决定的个人之情,和由它所决定的后天以个人和家国情怀为主要内容的一切活动中的传播者。鸿蒙初始,至今的为情种者,莫不如是。只是种情的形式和内容,及其因缘结果不同罢了。
第三章事物发展.情的驱动
如前所述,情的先天同一性和后天都为情种的对立统一性,说开了就是爱和恨,和由此演变的人情世故之种种,滚滚于红尘,浩浩于历史长河之中!
人有"物物而物于物"者,即纯粹的为物而争、并被物奴役着,成为物的奴隶;也有"物物而不物于物者,即在“物我两忘”中,驾驭物而利于万物者。这些都是先天性之决定,后天情之所致,并由此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着。
这世界上的爱和恨都是有缘故的。究其原因,大都从“物物”的宏观展开,具体地显现在两个人的身上:一是君子之情,一是小人之情。
那么,我们就拿传统文化且为后世认同的小人、君子之性情作以说明一一
如荀子说:"情者,性之质也。"从资质、本性、智慧、才能,君子、小人是一样的。
喜欢光荣而厌恶耻辱,爱好利益而憎恶祸害,这也是君子,小人所相同的。
至于他们用来求取光荣、利益的途径就不同了。
情之于恶者,即为小人。
小人行世,肆意妄言却还要别人相信自己,竭力欺诈却还要别人亲近自己,小人一般的行为却还要别人赞美自己。他们考虑问题难以明智,做起事来难以稳妥,坚持的一套难以成立,结果就一定不能得到他们所喜欢的光荣和利益,而必然会遭受他们所厌恶的耻辱和祸害。
情致为善者,即为君子。
君子处事,对别人说真话,也希望别人相信自己;对别人忠诚,也希望别人亲近自己;善良正直而处理事务合宜,也希望别人赞美自己。他们考虑问题容易明智,做起事来容易稳妥,坚持的主张容易成立,结果就一定能得到他们所喜欢的光荣和利益,一定不会遭受他们所厌恶的耻辱和祸害;所以他们穷困时名声也不会被埋没,而通达时名声就会十分显赫,离世后名声也会更加辉煌。
对此小人们无不羡慕地认为:“君子的智慧、思虑、资质、本性,肯定有超过自己的地方啊。”
他们不知道君子的资质才能与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之情置于正道;而小人之情则偏向邪路。
所以仔细地考察一下小人的智慧才能,就能够知道它们是绰绰有余地可以做君子所做的一切。这并不是智慧、才能、资质、本性造成,是情之所致。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翻开历史,所有贤达圣人及善良百姓,无不以情而喻于义,且生友爱于莲池,多流芳百世;而欺世盗名奸诈小人恶劣刁蛮者,无不以情而喻于利,且生嗔恨于污浊,多遗恨无穷!
这样,从理论上就清晰地了解所谓君子与小人的“和与同”及其喻于“利和义”的主要内涵了。
谋利者皆为生的本能,无论君子与小人,无可厚非;不同的是取之各有其道。
小人从情感上重利忘义,君子从情怀上重义轻利。也正是因为利的需求,从情上又生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及“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社会深刻理念问题。
然而从情上讲,宁为真小人…不为伪君子者可另当别论,因之涉及到社会的深层问题。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近君子,远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认知问题。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
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正是在这种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这句话。
对于历史,可否这样认为,小人同而不和,即指小人们是相同而不和的一体;君子和而不同,但却是爱恨和合的一体。二者具体在同一的时空中,以天性所含的不同的实际内容一一情的驱动,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着!
第四章寄情历史.牢记兴衰
今撷取新读史文为本章开篇。
赤县神州,地老天荒。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物华天宝,灿烂辉煌。人杰地灵,万世其昌。三皇五帝,视民如伤。经始大业,万古流芳。神农教耕,沐雨经霜。遍尝百草,救死扶伤。轩辕黄帝,始垂衣裳。
尧天舜日,鼓腹击壤。天下为公,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深孚众望。过门不入,千古传唱。
夏桀商纣,多行不义。酒池肉林,骄奢淫逸。怙恶不悛,声名狼藉。恶贯满盈,众叛亲离。文王兴周,鸣琴而治。政简刑清,有凤来仪。拘而演易,太极两仪。变化无穷,天人合一。吉凶祸福,昼乾夕惕。天行其健,自强不息。武王伐纣,仁义之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乐刑政,宽猛相济。周公吐哺,宵衣旰食。天下归心,沐仁浴义。
溯洄历史长河,观瞻古代帝王之家国情事,可让我们以史为镜,不忘盛衰兴废。
今把历史长河潋滟,提到的是江山之旖旎,略过的也必是山河之锦绣。因之都归属于祖先优秀文化之渊源!
夏商略过,从周兴说起一一翻阅历史看周公吐哺,为辅佐其父周文王与兄武王,夙兴夜寐,赤胆忠心,历经两朝,毫无忤逆之情;而文王拜那宁可“直中钓,不肯曲中求”潜华襄国的姜子牙,更是两情相悦!周有文、武二王之睿智情怀,有姜子牙的直曲之情愫,更有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高雅坦荡情怀,致周国运八百年!
东周至春秋列国,值得拥有的是“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百花竞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异彩纷呈。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著书立说,各显其能。儒家学说,以仁为本。中庸之道,修齐治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文章,历久弥新。春风化雨,泽被苍生。老庄之道,有无相生。深藏若虚,独善其身。绝圣弃智,和光同尘。”
春秋之后,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一统之显赫。
秦皇嬴政,前无古人。席卷八荒,整顿乾坤。中央集权,雷厉风行。设郡立县,同轨共文。
但秦始皇嬴政骄之过满,至二代则“无余“!故激起民愤而有了"陈王奋起挥黄钺“的农民大起义,但又由于其狭隘性局限性,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继之而有了"泗上一亭长"刘邦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辉煌。
汉祖刘邦,市井平民。斩蛇逐鹿,临机制胜。招贤纳士,举贤使能。左右逢源,小屈大伸。威加海内,舞笔弄文。衣锦还乡,竖子成名。
汉高祖刘邦,在乘时借力中又战败了那唱着”垓下歌”,哀叹着“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在四面楚歌声中自刎于乌江边上的楚霸王项羽!
刘邦,起于底层阶级,谙熟民情,知百姓覆舟、载舟之威力,故为汉邦建起”长乐、未央"二宫,为谋国之长运留有“余不尽”!汉高祖情高一筹,肩挑两头一一把控权贵,恩威并治;体衅民情,安抚百姓!历史长河,慷慨悲歌。直至汉武建业…光武中兴。
略过三国和晋…至隋,顺之便是大唐一一
唐宗世民,十八举兵。龙腾云起,虎啸风生。众望所归,发政施仁。励精图治,民为邦本。前车之鉴,警钟长鸣。载舟覆舟,发人深省。广开言路,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亲贤远佞。魏征直谏,面折廷争。房谋杜断,练达老成。大唐盛世,史上留名。
唐太宗以其英明神武,谦躬政事,君明臣贤,情真意切,至有贞观之治,及后来的开元盛世…。
至南唐后主、千古词帝,即那个悲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淘尽英雄无数。接着再看那”千里送京娘”、“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
宋祖匡胤,羽翼既成。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江山垂统,先发制人。杯酒释兵,开心见诚。强干弱枝,内重外轻。正理平治,偃武修文。清明上河,游人如云。张灯结彩,积玉堆金。酒楼茶肆,谈笑风生。
太祖天性纯朴,情怀炽热,在野时喜打抱不平,惩恶扬善,“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足可证明。衷情于庶民百姓,厚德上善,誉为美传至今。太祖荫德庇护家国,至使宋的国运祥和日盛。可后继之君,放纵军队,疏于法制…涣散国之重器…至元而终。
关于元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用“弯弓射出了”一个元朝。
元代是一个诞生在宋之后,被明朝灭亡的一个朝代。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
但是元朝又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他不同于前代的宋朝,也不同于后世的明朝,也不类似于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
那么对于蒙元时代应该如何看待?方孝孺在《后正统论》中说:“夷狄者……无人伦上下之等也。无衣冠礼文之美也。故先王以禽兽畜之,不与中国之人齿。苟举而加诸中国之民上,是率天下为禽兽也”。
史论众多,只道是:塞外茫茫,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一代天骄,无与伦比。弯弓射雕,气吞万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以战养战,因敌取资。东征西讨,马不停蹄。横扫欧亚,天下无敌。
明朝的兴起: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建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红巾起义,此起彼伏。风起云涌,群雄逐鹿。明祖元璋,大展宏图。积草屯粮,兵劲城固。后发制人,东荡西除。各个击破,降龙伏虎。开基立业,建元洪武。
年弹指而过…刘伯温算定了的大明国运:
"有亡国之臣而无亡国之君"…这是明朝的结局,也是崇祯帝的历史悲剧。
闯王来了不纳粮!一部《李自成》,时间虽短,教训极深。
几十年的沧桑循演,谋”大顺",而求”永昌",历经万苦千辛,涉水拔山,进出北京,八进八出商洛山,路漫漫尘与土,风萧萧云共月,壮怀激烈若许年,然却兴、亡于”勃、忽"之间,令人唏嘘潸然!
从明亡到大顺朝的昙花一现。封建社会至清朝已至尾声。
看大清的立国:清朝太祖,一世之雄。白山黑水,戎马倥偬。创业未半,饮恨而终。后继有人,风虎云龙。问鼎中原,创业垂统。康乾盛世,文治武功。四库全书,取精用宏。民族融合,移孝为忠。幅员辽阔,四海一统。
清史,更值得记取的是,清.雍正王朝的励精图治。雍正帝接手康熙盛世,然国库空虚,八旗子弟骄奢淫逸,民不聊生…面对种种困难,雍正为解决朝野之困境,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等一系列益于百姓利国利民的政略。殊不知他是顶着,他不得不用、不得不靠,甚至要取雍正项上人头,取而代之的那些皇亲国戚贵族的势力,且已固化了的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而干的一番事业。
虽然,为了江山社稷,曾令有损家国利益的二代三儿子宏时自裁,严惩那些以靖国实乃祸及于国的铁帽子王,乱臣贼子,八旗贵胄利益代表,为亁隆宏历和百姓的安好奠定了基业,其情可悯,功亦可彰!但是,他的子孙,使大清终归亡于不清,其尾声更见西后干政的腐败和血腥!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公逸仙,民国之父。百折不挠,备尝艰苦。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武昌首义,振臂一呼。辛亥革命,拉朽摧枯。推翻帝制,欢欣鼓舞。建立民国,鸿业远图。三民五权,共和之路。窃国大盗,民贼独夫。倒行逆施,罪无可恕。”
几千年历史,弹指即过。我们须汲取和告诉未来的,应该是那人们难以把控的周期率!
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的《左传·庄公十一年》中有: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时代,天子对社会财富拥有最高的支配权,对臣民拥有无上的控制权。作为天下百姓,历来都把天子圣明作为治世的标准。天子圣明,则百姓之幸;天子昏庸,则百姓之祸。
王朝兴替,其兴由帝王。建朝初期的帝王大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他们时刻惦记着创业难、守业更难,“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训箴,精心打理自己的“家国天下”。
能够对皇权运行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是广大官员群体。他们的权力既是皇帝所赋予的,同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说,官员队伍的素质是影响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
然而,大臣的命运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皇权的运行。凡是在王朝的兴盛之世,就会有一批正直廉洁无私的官员,凡是王朝衰亡和行将崩溃之时,奸臣就会借机窃权,中正鲜少。
所以王权在王朝兴替过程中重大作用之时,必然明确指出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也是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把“民本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治国思想之一的原因。
正如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时说的那样:“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情系青史,感慨万千,遂撷秀《江山无限》回赠历史公一一
"五花马青锋剑
江山无限
夜一程昼一程星月轮转
巡南走北悠悠万事
世上善恶谁能断
巡南走北悠悠万事
难逃天地人寰
双辕车乌篷船
山高路远
醒也罢梦也罢人生苦短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
功过自有百姓言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
难逃天地人寰。”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王勃《滕王阁诗》)
千古帝王流誉后,天若有情,必将降大任于斯人!
(注:本章四言句均择取新读史.“历史领域创作者”。致以谢意!)
第五章民族英雄.家国情怀
英雄,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名词,词典中的解释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具有英勇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英雄,又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名词,每当我们看到或者听闻英雄的壮举时,内心总会涌动崇敬之情,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更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英雄,可以使一个人的生命得以升华、一个国家的命运得以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得以强大。
毛泽东,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伟大英雄!
(一)牺牲小我.成功大我
千古情缘,悠悠岁月。翻过几千年的过往,弹指一瞬间!当历史长河流入到二十世纪时,曾经闪耀着人世间最美好神圣之情!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个人感情上,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爱情上一一
为了人民,与深爱着的楊开慧分手时曾写下了:“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在思念爱人时,曾写下:“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在爱妻杨开慧牺牲后写下:"我失骄场君失柳…”。
若问为啥不用”娇”,而用这个”骄"。为此,章士钊曾当面询问毛泽东“骄杨”作何解释,毛泽东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请君看一下霞姑带着三个孩子及在监狱和牺牲前后过程就更清楚了。
杨开慧烈士以“牺牲小我,成功大我"昭示了她那对人民的大爱!和对伟人“宁死也不脱离关系”、生死不渝,以身相许的那份难以言表的伟大之情!
心底这神怡之情,让她为了当时和今天的人民,为了在艰难中为人民奋斗者的爱人,献出宝贵的生命!
杨开慧烈士试问当时和今日之人…焉能忘此情怀一一
忘我的爱,深思当时在艰难险阻,尚存茫然的情形下,有如润之与开慧能够去“牺牲小我,成功大我”!须知这是以牺牲人间最神圣最珍贵、最难以割舍和难以放下的“爱和生命”为代价的呀!这是不能否认的堪称最高境界的大情怀!
在亲情上一一
年秋,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别乡时,他抄改了下面这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毛泽东是人民爱戴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慈祥的父亲,有着同常人一样的舐犊之情。他年近花甲,那正是含饴弄孙的年纪。
当毛泽东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时,凝望着窗外那早已萧条的柳枝,轻轻苦吟着《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毛泽东先后有六位亲人,为革命为人民而英勇献身!
从感情上说,正因为毛泽东把人民看成和他的亲人一样,也就十分朴素地为了人民,把自身的情,化作纯洁美好的种子,播种在秋收起义至井冈山…赤水河畔,长征路上…延安宝塔山,直至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最终在祖国神州大地上,处处开出灿烂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成果一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了!
在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形下,惟俱全神圣使命和情怀之人,方能说到做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为了人民这份情,毛主席把上天给予他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和天下众生!
德不孤,必有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唯有德行善者居之。
今天人民深情地怀念和热爱着伟人和先烈,是因为他们那美好神圣无私的爱情和真心的为人民的自由幸福而奋斗之情一一“牺牲小我,成功大我”!
(二)千古伟人.泽东情深
“毛主席,爱人民,他是人民的带路人”!
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对中国人民的卓越贡献,人民怀着感恩之情,曾这样地评价毛泽东:
“他是开天辟地的大革命家、天才绝世的大军事家、卓越无几的大政治家、气吞山河的大战略家、拓荒求是的大理论家、高瞻远瞩的大预言家、拧沙成绳的大管理家,纵横捭阖的大外交家……还是在诗歌和书法领域开创时代新境界的大艺术家。”
毛泽东之所以称之为无与伦比的大家,去看近代史。
曾有人撰文:“20世纪是19世纪世界大抢劫时代孕育起来的各大帝国全面火并,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军事战国时代;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政治体系及多种思想体系激烈对撞的时代。
“在这种立体性的民族命运搏杀中,中国是所有大国中劣势最明显、态势最恶劣的,数度处于亡国灭种的威胁之下。幸运的是,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和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的力挽狂澜,历史于是也出乎意料地转向了。
毛泽东是当代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第一英雄。
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的历史几乎都是黑色的,只是从毛泽东和他率领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中国历史才掀开了光辉的一页,才有了后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
晚清时期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民国时期有辛亥革命和无数的战争,各领风骚的人物多如牛毛,但是,能够提出一种完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体系,并用之于实践摧毁并取代旧制度,给中国带来彻底解放的只有毛泽东。”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一百多年欺凌中国的乱局。开创了没有吸毒、性病、赌博、黑帮、腐败等丑恶现象,各族人民亲如兄弟、昂扬向上、路不拾遗的新时代。
毛泽东被誉为“把沙子拧成绳子的人”,在建立、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毛泽东和他那一代共产党人,以一种崭新的文化塑造出焕然一新的中华民族。”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的人民情怀,充分地体现在内涵丰富的党的“群众路线”之中,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一,群众路线的核心要义是“一切为了群众”,用毛泽东的另一种经典表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平民情怀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经常告诫共产党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
毛泽东情怀人民,德泽东方,千古人情,舍其为谁人也!
(三)善行天下.情怀民众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抱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情怀壮烈,善行天下,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小到一针一线,大到江山社稷之情,“惊天地,泣鬼神”!
战争年代物资匮乏,毛泽东代表我们党反复强调:“我们有困难,人民更困难,我们任何时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们宁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粮食分给群众,宁可自己盖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给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生活条件稍有改善,毛泽东深恐自己和自己的战友们重走李自成之路,反复告诫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他始终为政清廉,大公无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亲朋故旧向他提出某些职务上、利益上的个人要求,他都公私分明地给予说理教育,按原则办,按规定办,决不搞特殊。对于子女,他的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反复告诫子女做一个普通人,不允许子女打着他的名义办任何事。这种基于人民情怀而表现出来的崇高道德人格特质,可谓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扶弱、恤民等与民众疾苦相关的传统美德,都在毛泽东身上有着极为明显的表现。”
“完全舍弃自我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情怀,这既是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的必然逻辑,同时也是其作为一个“大德之人”注重修身养德的必然结果。”
利众生为大德者方能善行天下!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那精神一定是基于人的感情的。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则是无情的。然而情怀民族大众得民心得天下,稳社稷,定江山者则是有正义之情的。反之,则不然!
历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如当时以蒋公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从感情上只为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中心的少数人谋取利益。其政权人民最终注定要予以推翻。
作为领导者,文治武功姑且不论。仅与毛泽东的为了人民之情的自我牺牲精神相比,蒋公中正已注定败绩!
阅解放战争史,众所周知,在东北战事吃紧,将士效命战场的情况下,蒋公竟以一国之君而抛下关乎军国大事,为了自家的夫人亲戚间的事,竟飞往上海倾情于个人的小家私爱,去为个人亲戚解围。仅此,让前线多少将士为之寒心…,以情论之,生性如此而成人生生活之内容,于家于国又焉有不败之理!
不信青史必成灰。大凡为少数人者,及其为其效命的人,如蒋公及其几百万军队等,也注定要失败的。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呀!
人不为已,天必灭之,个人家国一理!试想历代和当年之民国,当国者若均以人民为国之本,很好地修为自己,那么,天必佑之,历史也一定要改写!
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可前后纵横照看着对比鉴别一下,那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情怀和为少数人的狭隘情趣及作为,得失之间便可一目了然了!
是忘我流芳百世呢,还是为自我遗恨万年呢?这对于人,不管是一般人还是名人、伟人,从“情”的取向上,都是一个终生的考验。
老子当年在函谷关写《道德经》时,用一章叙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希望人们物我两忘去达至高无上的爱和情,求得百姓黎民的命运之共同一体。这情就包含着得民心者得天下。国以民为本,百姓安则社稷江山长治久安!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中国不出毛泽东,人民或许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沒有毛泽东和他所代表的共产党的人民之情,中国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很难逆料!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她的宗旨和目标是为着多数人的解放和幸福。个人的初心使命,是否情系人民,心系多数人,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标准,也是辨别一个共产党人真假的试金石,更是一个共产党的领袖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真心爱戴和拥护的最根本的前提。解读毛泽东的人民情怀,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立过伟绩殊勋的政治形象,更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心系人民之情的道德形象。
为实现神圣的大德大善之宏愿,和为人民谋幸福这一伟大目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情怀人民的伟人毛泽东做到了;中国人民“最可爱的人”做到了;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老前辈做到了;无数需要我们永远缅怀的先烈们做到了;无数怀君子之情者、仁人志士做到了!
第六章寄情家国,复兴中华
响应党的号召,不忘历史,以史为镜,见贤思齐,安不忘危,正道前行。
从明亡到大顺的逝去,至清到民国的短视…动情处,郭沫若先生曾作《甲申三百年祭》,可视为醒世恒言,时被毛公誉为我党之教科书。
我们的祖先给炎黄子孙,用情和爱,留下哪么多优秀文化传统,然堪称瑰宝的应该是那些用血肉之躯铸就的经验和教训,其良苦用心,都寓于为了谁的情怀之中!
如毛润之的《沁园春》所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文采"也好,“风骚”也罢,我想伟人说的“惜者”的略输“和“稍逊",一定是那蕴含着重于泰山的那份情一一所萌生的一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历代王朝从感情上所不具备的,所以其家天下的江山社稷必不久远一一均未跳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周期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公润之善良大爱无彊的心之力,撼天动地的雄才大略,前无古人的家国情怀,身体力行,无私奉献,从精神到物质上救民于水火,让百姓们脱贫并走向光明,从而与人民结下了名垂千古的情谊!
周公翔宇“…大江歌罢,邃密群科济世穷”之情!
鲁迅先生“…寄意寒星,我以我血荐轩辕”之情!
还有那些让中华民族感恩不尽的,“恰似昆仑高入云,黄河万里长”的、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无数先烈们的永垂不朽之情!
古往今来,朝野之中,诸子百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心容天下,情于民生的可歌可泣者不胜枚举。
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在承先启后,筑梦中华的民族复兴伟业中,理应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学习这些伟人巨匠、民族英雄的神圣精神,继承他们那无不闪耀着大善大爱的光荣传统、与黎民百姓结为亲友、“视民如伤”,并为之奋斗终生的高尚之情!
情怀人民,人民之情就是我们依靠的力量!
不忘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之情,所取得的一切成果,足以证明这一切。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如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的胜利!
有诗为证:
神圣无私善为荣,
初心使命利民生。
求同命运家国事,
大爱无疆一体情。
综上,仅为拜读近代诸圣贤之大作有感。按荀子所言,在大千世界的考量面前,都是由个人“性之质也"的”情”所生发氤氲的善良和大爱一一可称其为“君子或禹"的民族之家国情怀!
人生在世,以情之无限,心之力远,可包藏宇宙!故:你可以低估或高估你在某些人心中的位置而曲意逢迎于人海之中!
但是,不管你身处何境,最不该低估的是,你在这昊昊苍天、茫茫大地之间的位置!
身即玄黄,心即宇宙,来无始、去无终,遍视九极八荒,人间烟火,立行于天地之间,体会大空…乐其无穷!不枉你来人世间坐客一回!
诚然,善待感恩缘中一切远近亲疏,而具体于言行之中,应为人之常情本色。而志大才疏或可为智者笑,大可推之为原病…。然而天地为逆旅,世人皆为赤来必归之行人,谈何高低贵浅!善行于道而聊于爱海情天,“不负人我”乐乐呵呵此生就行了!为后代计,这可否视为家国情怀而和合于国色添香呢。
国色天香至于对立于“君子和禹”的那些”小人与桀"者,诸君可用终极智慧,哲学的对立统一法,从其说和做,善和恶,爱和恨,多与少,舍与不舍中,思古阅今,毋须一一列举,便可知其人,见其情矣!
而今我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便以其灵魂之英,宗旨之圣,开人类之先河一一以本性天职为人民服务之“情",生终极天佑之智慧,凝不可抗拒之能量,廿几年便正道沧桑!
如先驱者陈毅所言,我们的胜利是靠人民的情,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应是蒋公对其失败百思不解的答案,即他本质上、情怀上,为少数人谋利,又岂能自清君侧…焉有不败之理。
我们为了谁,谁就是我们依靠的力量,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过去我们依靠人民之情,初心而成星火燎原之烈,使命但见排山倒海之势,摧枯拉朽,横扫“三山"如卷席!而今又值青春鼎盛,若说外倭,何足惧哉;倘若家里有什么明暗贪腐之阶层新贵,又焉能受其掣肘。因为以党的英明伟大,真正的重情于民,视江山为人民,人民是江山。至使顶层为公仆,清正廉洁而操舵;基础有人民,团结一致而打浆,上下秉初心而使命,以大爱之情,挂云帆济沧海,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迎朝霞漫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来日正方长,前程更辉煌!
.8.15日写于北海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