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
姜梅
清明假日,老同学打来“可否与他们一同到茶山玩?。说是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带他们去茶山,一来游玩,二来可以顺便买些新茶。
正值采茶时节,茶山当然是最好的去处了。
茶都信阳,周边茶山很多,大家一致决定,到“茶王之乡——浉河港。”
一路上同学老李开车,我们俩,加上两位客人一行五人。来客李先生是河南大学的教授,清明假日带着夫人回家乡扫墓,是同学老李的堂兄。
出城10公里便是山了,车窗外山峦叠翠,风呼呼的掠过,车内我们开心地聊着。二位客人,虽然少小离家,家乡的人文地理,山川风貌是熟悉的,对于家乡的名茶,信阳毛尖一直情有独钟,最爱喝的还是信阳毛尖,言谈中可知他们对绿茶的品鉴也有研究。
明前茶是上好的茶,才开采没有几天,买茶正当时。清明前后的第一批抽心茶,是绿茶中最好的。生在茶乡,我们出门都有带着自己杯子的习惯,此时喝的就是信阳毛尖,抿着新茶,谈着茶事,以茶为媒的话题的交流其乐融融,虽是初次见面,但没有距离感。
信阳毛尖按季节来分,有春茶、夏茶、秋茶。春茶最好,因为经过一冬的休养,养分最充足,春季气温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较高,茶多酚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
品茶有很多的讲究,主要有三赏、三闻、三品之说。如果把如何赏、闻、品写出来,可以写一篇文章,甚至写一本书。的确,茶文化是一门高雅的学问。
我们到了茶叶主产区。早晨,细雨羞答答的下了一阵子,茶树叶子上还挂着水珠,像是刚刚沐浴更衣后的美女,格外的精神。真是雨润山更绿啊。
大自然是天然氧吧。茶山更是树木葱郁,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放眼望去,小路蜿蜒曲折,小桥流水叮咚,两位客人兴奋的指着窗外说,这里简直就像是张家界啊!
路边,涓涓细流哗哗啦啦,水流清澈见底,不远处是一片河滩,在溪流中涟漪荡漾着的石头,显得更加圆润可爱。我和爱人都是奇石爱好者,建议下车去河滩捡石头。
停车,朝河滩走去,哇!各种光滑的石头,小的好像恐龙蛋呀,水好凉,沁心的冰凉,真想光脚戏水啊。在河滩玩了一会,捡到几块光溜的石头放到后备箱,车又继续前行。
到了目的地,停好车出来,抬头望,四周满眼新绿,满山绿海,有采茶女们忙碌的身影,满山绿海鲜活而灵动!老李说,嚎几嗓子吧?跟她们对对山歌咋样?老刘随即双手握成喇叭,仰着头使劲嚎了几声,山谷回响,尽管声音响亮,分贝极高,对面不远处的采茶女们根本没反应。我们都嘲笑他:“你这狼嚎似地喊,谁敢理你,估计人家把咱几个当成神经病了,倘若晚上在此嚎叫,估计能把母狼招来······”大家这会儿都高兴的手舞足蹈,乱嚎乱喊,全无了平日里的一本正经样,高兴的像调皮的孩子。看来只有面对大自然,人们才容易释放出天性啊。
记得有首采茶诗这样写:“双双相伴采茶枝,细语叮咛莫要迟。既恐梢头芽欲老,更防来日雨丝丝”。可见茶叶的时间性很强,以前茶叶摘下后,采茶女用竹背篓背回家,摊开晾一晾,经过细细的文火烘热,再经过很多道工序才制作完成,最后烘干贮藏。古时候是采茶女赋予了茶,碧绿盈翠的灵魂和恬静的回味,现如今炒茶的工作,几乎都是男人在干了。
中国的茶诗、茶词,不但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范仲淹的《鸠坑茶》、梅尧臣的《七宝茶》、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苏轼的《月兔茶》、苏辙的《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于若瀛的《龙井茶》等等。在历代诗人中,由于他们爱茶、饮茶,因而在茶诗、茶词的内容上,写得最多的莫过于颂茶和借茶抒怀。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诗人都有饮茶的习惯,对茶体会更深。
最具代表性的有卢仝的《七碗茶》诗很有名气: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通肌骨,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描述的各种不同的饮茶感受,对提倡饮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唐以后,卢仝连同他的七碗茶诗一起,每每为后人所传诵,卢仝亦从此被后人称之为爱茶诗人。
自卢仝之后,还有许多诗人谈了饮茶的体会,肯定了茶的作用,其中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很有名: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苏东坡的一首写茶诗曰: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生在茶乡,对信阳毛尖的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信阳毛尖是真的好茶,缺点是对水很挑剔,用南湾湖(浉河水)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出来,。省城郑州信阳毛尖茶馆很多,高档的茶馆,就是用车拉来南湾湖水泡信阳毛尖茶。行程几百里地用车拉水当然要贵许多。咱也算是喝得起茶的主,对各种绿茶还是品尝过的,感觉不如信阳毛尖口感好。
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信阳人种植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商代。到了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茶就成为敬奉皇帝的贡品。史书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义阳土贡品有茶。”义阳就是现在的信阳。传说,武则天患病,御医开出药方用信阳茶为引,药到病除,女皇心中大悦,赐黄金白银,在车云山修建一座千佛塔,以镇妖孽,保茶乡一方平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品尝信阳茶后,拍案叫绝,称赞“准南茶、信阳第一。”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国际茶博览会上,日本著名茶叶专家,80岁高龄的山西贞女士,称“信阳毛尖清香高雅,不仅是中国的名茶,也是当今世界绿茶的珍品。”
茶为国饮,源远流长,我为身为信阳人而骄傲,可以天天依山傍水喝名茶。
一路上喝茶、谈茶,又置身于茶山,呼吸山间清新的茶香空气,心情也变得格外清新通透起来。两位客人对“茶山行”赞不绝口,几次说此地绝不亚于九寨沟、张家界等地,很疑惑的问:“这么美的地方,咋不开发旅游业呢”?其实要开发旅游业就会破坏这里的环境,我们信阳是山水之城,大美狮河。这几年就连续获得了全国10佳宜居城市。
一座碧玉小城,山清水秀风光秀美,仅南湾湖就不亚于千岛湖,更比西湖大太多了,这么美的湖光山色,却不为天下知,我们的确不善于对外宣传,好几个同学来玩就惊呼:哇!这里的水咋那么清澈呀?山是那么的碧绿碧绿的啊?
城中心到南湾湖十几里地,两岸的绿色长廊比公园还美,有人戏称我们这里,随便插根棍子就能长成大树”呢,不挣旅游钱,我们这里才这么的清新美丽,许多事就是塞翁失马,有一得就有一失,我认为还是自然风光更美。
茶树,碧绿苍翠的叶子间,点缀着洁白的茶花,黄灿灿的花蕊,衬托出茶的清新雅意,雨润着绿油油的叶子泛着亮光。抬头望远山,烟雾笼罩,增加了几分朦胧的美感,如同一幅刚刚落墨未干的水墨山水画。因为是清明假日期间,路上小车特别多,都是开车上茶山买茶叶兼游玩的,车队在蜿蜒的山路上像各色甲壳虫,会车而过时都会鸣笛两下招手道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素质修养普遍都提高了不少。
欣赏着湖光山色,很随意的把车停靠,走进有炒茶的家庭小作坊门前,茶叶作坊主人都热情的出来迎接,取新茶招待我们。通常他们会泡上两种价格的新茶来,这样好比较茶的质量,他们会跟你耐心的讲解,如何品出茶叶的好赖,及加工制作流程,当然都说自己家的茶是如何的好了。
这一路走访了几家茶作坊,喝的多,再喝就要醉茶了,为茶农的热情、真诚打动了,不好意思不买点茶叶,下山时每个人多少都买了几斤茶叶。这个时节送人是很好的礼物,毕竟是真正的信阳毛尖,(有不少的不法商贩拿川茶当信阳毛尖)。尽管外地仿制的“信阳毛尖”外形特别好看,但是从味道上很容易区别,信阳毛尖之所以得到绿茶魁首的称号,是它特殊的炒制方法别具一格而形成的,尤其是手工炒制的价更高。
春游茶山,即开心又增长了知识。特别是茶乡春天的原野,不光是绿海,还是花海。在那一片蔚蓝之下,小溪旁,老屋,山坡,真可谓春深不知处,茶乡花潮涌。此时也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它们也赶来跟野花比美似的。油菜是信阳主要的传统油料植物,油菜花形成的花海,微风吹拂,宛如麦浪滚滚,让你有如置身童话世界一般.
返回的途中,车行走在山道上,车窗外闪动而过的茶山,茶树像绿色的丝绸,跌宕起伏,很是壮观。
作者:姜梅
《信阳文学》
主编:杨扬
执行主编:梁深义
编辑:付炜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