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看好 http://m.39.net/pf/a_4599352.html

近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组织年教研骨干专项集训。图为教员们瞻仰陕西延安青化砭战役烈士纪念园时,相国栋教授开展现场战例教学。

5月15日至24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庆祝建党周年活动,组织百名教研骨干下南昌、上井冈、走古田、过遵义、赴延安,进行年教研骨干专项集训。

一处革命遗址,一个教育课堂;一场战例教学,一次思想升华。从“打响第一枪”的南昌城到茅坪河畔的八角楼,从“炮声隆隆”的黄洋界到“用兵如神”的赤水河,教员们从“为什么来寻根”“来圣地学什么”“回去怎么办”中找寻答案,探寻联合制胜密码,提升教战研战能力。

“我在这里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英雄城南昌是此次专项集训的第一站。教员们来到八一起义纪念馆,追寻人民军队的红色起点,思考着联合作战的基础和源头。站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银灰色建筑前,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迎面铺展开来。

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的上方,是一片象征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站在纪念馆序厅的雕塑前,教员们举起右拳,重温军人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大厅里。

在陈列馆的一面名录墙上,镌刻着个名字。当年两万多名起义官兵,只有人留下了姓名。在这些有名和无名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年轻的生命。

“八一军旗血染成,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强军实践的伟大征程上,历经苦难辉煌。”于云先教授感叹说。

黄洋界,井冈山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现场教学《依靠群众求胜利》在氤氲雾气的英雄山麓上展开。授课人介绍说,当年毛泽东在这里问红军战士,站在黄洋界上能看多远,红军战士说,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挥手指向远方,在这里能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触景生情,抚今追昔。为什么革命斗争时期,我们的党和军队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为什么面对世界纷繁复杂的局势,我们能够团结稳定、阔步前进?教员们在现地教学中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无论革命还是建设,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政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烈士墓、古田主席纪念园、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前,教员们鞠躬默哀,深切缅怀红军将士。

沿着先辈战斗的足迹,教员们祭奠英烈、重温历史。“让历史走出教材,把现实请进课堂,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李敏霞教授说。

新调整组建以来,学院每年组织教员参观革命圣地、重大战例发生地现地教学。学院领导强调,作为联合作战学院的教员,一定要走出书本,走近红色课堂、原发战场,让红色资源成为教书育人的“必修课”“阵地课”和“实践课”,打开通向历史与现实的精神通道,真正找到联合作战教学科研的源头活水。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

年3月23日,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指出,国防大学是我国最高军事学府,根植于红色井冈,传承着红大、抗大血脉,为党、国家、军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5月17日,教员们来到井冈山,探寻一个军队院校成长壮大的精神宝藏和成功密码。

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一块高悬的黑漆描金木匾上镌刻着“龙江书院”四个大字。龙江书院是井冈山根据地红军教导队旧址,90多年前,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红军教导队,植下了国防大学的根。

飞檐翘角的明道堂里,教员们在当年学员蔡德华的笔记本前久久驻足,仿佛看到那砖块架起的桌子,竹片、笋壳充当的纸笔,听到那湖南乡音讲述的经典战例。

多年从事政治工作教学的现地教学组组长王顺风副教授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创办红军学校,意义重大而深远。

看着陈列的文物,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教员们对“治军先治校,强军必强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学院李文教授在当天的参观体会中写道:“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这是龙江书院教学实践的真谛所在。”

教研骨干们又来到延安参观见学。5月22日,一跨入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大厅,侧墙上的巨幅抗大校歌词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抗战时期曾让无数热血青年向往追寻。今天,作为抗大传人集合在宝塔山下,重温我党我军革命传统,使命与责任在心中涌流,大家齐声唱起雄浑低沉的抗大校歌,从心底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8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抗大亲笔写下了“三句话”“八个字”的教育方针和校训,至今仍被广为引用。今天,走进国防大学的大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三句话”“八个字”标语就会映入眼帘,那遒劲有力的字体,饱经沧桑中凝聚着一股令人折服的精神和光芒。

“这既是对抗大历史传统的高度概括,更凝练着这所军校的办学治校、哺将育英标准。”学院张宏伟副教授说。

在抗大纪念馆,有这样一组数据令教员们印象深刻:当年,抗大举办8期,在9年多时间培养了10万余名军政干部,谱写了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抗大精神是国防大学的根基魂魄和精神血脉。许多教员说,毛泽东创办红军教导队,提出把军队办成一所大学校;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尽管时代不同,但整体上是一根红线贯穿今昔。为打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的优良传统,也是须臾不可偏离的办学主线。继承红大、抗大光荣传统,就是要在备战打仗上聚焦用力,努力培养出强军兴军所需要的联合作战人才。

“我们要像先辈一样,从这里走向战场”

初夏时节,当年土城战役青杠坡战斗遗址在群山环抱中显得十分静谧。在青杠坡的制高点——银盘顶,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的“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

走进战斗遗址祭奠先烈,仿佛听见了当年长征路上军马的嘶鸣和战斗的枪声。学院范承斌教授现场支起土城战役作战要图,在山麓间展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战例教学“青杠坡战斗”。教员们详细了解战役全貌、重温战斗历程,聆听了这一现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课。

长征中的干部团是一所培训红军干部的流动军校。年1月下旬,干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军集中在一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鏖战,红军将士血染习水河。讲到这里,范承斌意味深长地说:“联合作战学院的前身,在战火中诞生和发展,从来都是锻造打仗人才的大熔炉,我们要像先辈一样,从这里走向战场。”

面对一次次“近剿”“会剿”“围剿”,弱小的红军不仅逆势壮大,屡破重围,还创立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红军制胜的密码到底是什么,这是最高军事学府教员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及其启示》《四渡赤水战役》《蒋介石的战略企图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五次反围剿》《顺详敌意,巧布口袋——首战青化砭》……为让教员的课堂与战场实现无缝对接,此次专项集训精心安排了6堂理论授课和战例教学,备受大家的欢迎。

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坚持把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突出出来。统帅的嘱托,折射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队伍建设的严峻现实:各级指挥员大多没经历过真实战场的历练,真正懂打仗、会指挥,特别是精通联合作战指挥的人才还比较匮乏。

“习主席把培养联合作战人才确定为国防大学核心职能,我们要以昂扬的战斗姿态,在新时代练兵备战的伟大实践中大展身手。”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前,宋士兵教授说。

此次专项集训,让教员们从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从学院参加我军火热的联演联训实践中,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仅去年以来,全军重大联演的联合指挥席位上,98%以上的指挥和参谋人员在联合作战学院培训过;学院多名中青年教员,以联合指挥员或联合参谋的身份嵌入全军和战区组织的重大演训活动,发挥了骨干和智囊作用。

带着问题上路,满怀收获而归。现地教学归来,教员们很快投入到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的毕业演习中去。他们说,“通过这次难忘的专项集训,我们仿佛看到这批指挥员,正率领雄师劲旅制胜未来战场。”

罗金沐宋永兴文并摄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