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宝塔诗”及其特点
宝塔诗”隋唐已有,各种“宝塔诗”格式要求和特点或各有差异,但排版均形如宝塔,故名。我今天试写了一首独别开生面的“宝塔诗”,姑且称为“回文宝塔诗”,其亮点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新形式。什么是“回文宝塔诗”,留到后面再说。我们先了解一下“宝塔诗”的一般特点。
最常见的“宝塔诗”首句为一个字,下面每句增加一个字,即第二句两个字,第三句三个字……一共七句,最后一句为七个字。故又称“一七体”诗。“一七体”宝塔诗通常一韵到底(七行句末都用相同韵部的字押韵)。宝塔词则称《一七令》
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宝塔诗:
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揭不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其韵脚为“呆、才、斋、腮、开、排、来”。
还有一种更多见的叫“双塔诗”。其第二行起为并列式的两句。即“双塔诗”第二行为2+2个字,第三行为3+3个字……直至第七行为7+7个字。
如唐朝白居易的《诗》便是“双塔诗”: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双塔诗”第二行起每行并列的两句均为对仗,前句仄声落脚,后句平声落脚且押韵,一至七行以一韵到底。上面的双塔诗韵脚为“诗、奇、时、离、悲、知、辞”。
“宝塔诗”也有延伸至九句、十句或更长的。此外,史载还有“二五七”言、“三五七言”“三五六七言”等等的“宝塔诗”。
后来,还有人玩“宝塔倒映”诗。它如塔之临水,塔形和倒影连在一起,非常形象。
我去年写过一首《母亲节的心声》,用的就是“宝塔倒映”的形式:
娘我累总彷徨风云百变何处寄愁肠昔日依偎汝背今宵何处觅琼浆不该匆匆长大鲁莽自逞强何以寻回当年影再无伤(二)一首奇特的“宝塔诗”
网传一首奇特的“宝塔诗”,真真令人看不懂,不信你读读。传此“宝塔诗”的人提出设问:这“宝塔诗”应该怎么读?
开山满桃山杏山好景山来山客看山里山僧山客山山中山路转山崖
此“宝塔诗”,一行行读下来,既不押韵,句意也不通。到底这“宝塔诗”应该怎么读?这是一个谜,而谜底是要人们从末句开始,“蛇形”往上读。即从左向右顺着读完第七句“山中山路转山崖”,接着从右向左逆着读第六句“山客山僧山里”,再接着从左向右顺着读第五句“来山客看山”,再接着从右向左逆着读第四句“山景好山”……如此顺、逆、顺、逆交替阅读,如蛇盘旋向上。读时,还要注意每七个字断句。
于是,按此方法便可读出一首绝句: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显然,这并非真正的“宝塔诗”,而是把一首绝句的文字用特殊的方法排列成貌似“宝塔诗”的形式,来测验读者的智力。
如此玩法,岂不是任何一首绝句都可以冒充“宝塔诗”?如庚子春节,新冠肺炎袭扰武汉,全国军民以大爱驰援,我写了首绝句《爱溢新年》:“每逢春节祷家荣,翁祝儿孙舅祝甥。庚子疫前情迥异,普天大爱涌江城。”如果也这样“排版”,能表达什么?
城
江涌
天大爱
普异迥情
甥庚子疫前
祝舅孙儿祝翁
每逢春节祷家荣
(三)标新立异的“回文宝塔诗”
喜爱诗词的人,都知道有“回文诗”。苏东坡的《题金山寺》,就是回文诗中少有的佳作。诗的正文为: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鸿轻。
《题金山寺》倒过来读全诗为:
轻鸿数点千峰碧,
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
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
倾山雪浪暗随潮。
回文诗不易写,如果要求步他人的回文诗原韵自己再创作一首新的回文诗,当然更不容易。年2月,我心血来潮步苏轼的回文七律《题金山寺》的原韵,试着也写了首回文七律,拟题为《水乡吟》:
潮偕客醉尽壶倾,
锦绣云霞染宇明。
桥曲接香花径窄,
岭高藏梦晓风清。
迢迢路叹鸿天远,
款款溪吟野谷晴。
遙望水乡思朽老,
放怀情意寄舟轻。
《水乡吟》倒读全诗则为:
轻舟寄意情怀放,
老朽思乡水望遥。
晴谷野吟溪款款,
远天鸿叹路迢迢。
清风晓梦藏高岭,
窄径花香接曲桥。
明宇染霞云绣锦,
倾壶尽醉客偕潮。
顺读倒读皆可成诗,这就是“回文诗”的特点。
看了上面提到那首“奇特的宝塔诗”后,忽然萌生一个玩法:如果把一首七言绝句按上面讲到的方法排列成“宝塔诗”的式样,并推敲至令其按“宝塔诗”顺读也流畅自然而且押韵,不是别有风味吗?我把这种宝塔诗称之为“回文宝塔诗”。这可是前人不曾玩过的哟!
于是,我想尝试一下。
忙了一天,傍晚,搬张小桌到楼顶菜园边,泡一壶清茗,邀约明媚的晚霞,一边品茶,一边陶醉着棚架新熟的瓜香,索几句优雅的宝塔诗,不亦快哉!
《宝塔诗·家》
家
暖恋
绽心花
喜熟新瓜
华园中香溢
清品逸雅烹茶
惬意消闲约晚霞
这“宝塔诗”,按上面说的由下而上的蛇形读法,便是一首七言绝句:
惬意消闲约晚霞,
茶烹雅逸品清华。
园中香溢瓜新熟,
喜绽心花恋暖家。
因为作为绝句时要按蛇形由下向上顺逆而读,且“宝塔诗”和绝句的断句和韵脚分布不同。这比创作一般的回文诗又多了些难度。我这里试开“回文宝塔诗”体裁之先河,有兴趣有时间的朋友不妨玩玩。虽说是玩,但练习一下,对把握平仄、谙熟格律、敲词炼句、拓展思维都大有裨益的。
时痴偶醉康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