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因诗相识,因诗结缘,因诗相爱,因诗定情,最终因诗走入婚姻的殿堂。
他是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最早的译著者,他的译著被称为当今最好的作品。她是宋清如,一个才华横溢的俏丽佳人,朱生豪的妻子,她帮助丈夫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译著的出版工作。他们两个被后人称作“诗侣莎魂”。
当年,大二期间的朱生豪参加了“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之江诗社”的社长、“词学宗师”----夏承焘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他的才学之高,智慧之睿,英文之优,令人刮目。然而,他在师生面前却是渊默若处子,木讷寡言。20岁就具备了这样的才学,可见在20岁之前,他是一个多么用功的孩子。
宋清如是他的学妹,同样喜爱读诗,爱写诗。当年,她拿出精心准备的“宝塔诗”作为参加“之江诗社”的“投名状”时,朱生豪看了她一眼,就微笑着把头低下,没有言语,没有表情。宋清如心里顿觉忐忑,惴惴不安,像个孩子般好像自己做错了事情。
过了几天,朱生豪写信给她,并附上三首新诗,请她指正。宋清如出于对学长的尊重,礼貌般地给他回了信。自此,这两个年轻的大学生开始了交往,鉴于当时的校风和两个人的性格,没有花前月下,有的只是书信交流,而诗词创作就成为他们共同的话题。当年主编《现代》刊物的施蛰存先生赞赏她的才华,称她的才华“不在冰心之下”。
在诗词的浸淫和不辍的创作中,他们双双坠入了情网。
短暂的学校相处之后,朱生豪到了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了,因为生活的压力,他必须选择工作挣钱来养活自己。他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宋清如:“如果不是因为这世界有些古怪,我巴不得永远和你厮守在一起。”宋清如以诗回复:“假如你是一阵过路的风,我是西风中飘零的败叶。你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而朱生豪又用宋清如的诗意写了一首《蝶恋花》:
“不道飘零成久别。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叶落寒阶暗泣。秋风一去无消息。
倘有悲秋寒蝴蝶。飞到天涯,为向那人说。别泪倘随归思地。他乡梦好休相忆。”不料,这竟成了他们一生的谶言!
他只身来到了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汉编译。杭州到上海,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距离就是近在咫尺的事,但在那样慢节奏的年代,却如同人各天涯。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有电话,没有QQ,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