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悠雅地从夏商周走来,一直走到魏晋,走过盛唐,穿过大宋,到达元明清,直至近现代才一直徘徊暂并未真正降临。
所以热爱创作诗词的同道,所有真正喜欢诗词的朋友,将重点放在如何真正去传承及发展诗词,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诗词体裁,这才是任重道远的第一要务。
整天只知道吹嘘自己,或自封为“诗王”“诗圣”的,或曰“靳体诗”的,更有甚者,花钱买一堆头衔的伪诗人,疯魔地自称“李白再世”的。
这些跳梁君们,这种种行为,并不能让你真正懂得格律诗词。除了能让网友们在茶余饭后多些调笑的谈资,你们并不可能去传承华夏五千年的国粹,不断送在你们手上都是万幸的。
醒醒吧!各位在诗坛同的同道们,再不真正潜心学习,认真研究,刻苦钻研前人留给我们的精髓精神粮食,难道要让格律诗词也像中医那样,最后只有去“烧饼国”,“棒子国”学他们那半吊子的,偷梁换柱的什么日医韩医吗?多丽碑
文//浔阳隐
芳扉闭锁玉人羞,
花径清香落叶愁。
枝上月牙西渐沈,
鱼悲离水雁悲秋。
多丽碑:古代诗人创作的一种新颖有趣的体裁,原本是收录了四十多首古代美女成诗的。是一首巧妙利用女性名字作回文诗的代表作,是巧妙地将众多美女名嵌入文字图案中一种奇绝的诗碑。文字布局整齐,错落有致,所引古代美女名字突出,文字幽雅,颇具巧思。今本人借其格式写成当今独一无二,全网首创的英雄纪念碑体式。此种格式的诗,在平仄格律上与格律绝句一样,需要平仄压韵,在形式上却非正常的七言绝句形式。
而是似刻在石碑上的竖排,诵读时,从左上角开始,自上而下,以相邻两行为一组,组成七言诗,遇人名时分取一字,镶入诗中。当今的那些整天高喊狂吠的,说要反格律的著名非诗人们。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对格律说三道四,不懂格律不学无术,却借口说格律是创作的桎梏枷锁们,我们的先贤在格律诗词的创新发展上早走得远远的,只是你不懂也永远不明白而已。
我说过,诗词是一直在创新及发展的。从《诗经》到魏晋的乐府,再到五代的柏梁体,后来的唐律,宋朝的词牌,元朝的哩曲,直到现代并未真正成型的诗歌(讲究韵律形式的,有格律的,暂还未出现的才是)。
诗词并未停止过她前进的步伐,她随着时代的变迁,走过五千年的沧海桑田,她一直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存在于世的,她一直在适应时代并最终会引领这个时代。
她能永远存在于世,正是因为其有独特的韵律,有其无可替代性,这正是格律赋予她的不可替代性。若无格律,就像人类无骨骼,有人将格律比作骨骼,将意境比作灵魂。
这充分说明,灵魂是必须依附骨骼之上的,若无骨骼灵魂何存?当然,若无灵魂只有骨骼也不行,所以,之于格律诗词,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古人在创作创新的道路上进行过不少尝试,但其核心还是格律,他们所有尝试的创作都是在格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他们早知道,只有有格律,诗词才可真正传承下去,因为格律是诗词的载体,骨骼,支架,没有格律,诗将不存。
如,回文诗,藏头诗,拆字回旋,多丽碑,宝塔诗,各种词牌,元曲,都是在格律的前提下创新的。或者我可以更通俗更简单地告诉你,格律就像你下棋时的棋路,象棋有象棋的规则,围棋有围棋的规则,田径有田径的规则,蓝球不能当足球打。
这些各种对应的规则才是体现各种活动的形态,才是各种各样的事物形成的前提,若无这些对应的规则,框架,请问?你如何去区分什么是象棋?什么是围棋?什么又是蓝球?什么是足球?若无这些规则(格律)这些事物都将统统不可存在,正是因其有各自的“格律”才能彰显各自的魅力形态,才能真正成形于世,并流传于世。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