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历史人物这事儿吧,得拜评书与民间传说所赐。但凡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评书,里面人物虚构的多。有的能找到原型,有的,找不到!比如《岳飞传》,里面人物名字很多都对事迹不对。比如王贵,书中忠义现实却是陷害岳飞的帮凶。当然也有的是作者演义的,比如高宠,北宋将不过三代,除了折家这个军阀,没有那家将门能流传这么久。岳雷等几个岳飞的儿子名字对,就没带过兵,都是文官,更没有什么岳雷扫北。《说唐》王君可,尤俊达,秦琼,程咬金等人都确有其人,虚构的是罗成,原型是唐军名将罗士信。也是属于名字对的上,事迹跑偏厉害的那种。《明英烈》也差不多,属于名字对的上的多,事迹对得上的少。《杨家将》故事则属于名字与事迹,大多对不上的那种。杨家将故事成型于南宋,寄托了老百姓渴望能够出现如杨家将那样忠勇的将领,恢复中原驱逐鞑虏的美好愿望。而北宋军事方面实在弱势,便在传说中把宋朝北方很多人的事迹,都给杨家将,安上了。仔细考据,也挺有意思的。杨家出身弘农杨氏,祖上当年追逐项羽因功封侯。历朝历代都是簪缨世家,祖上曾娶了司马迁的女儿,也曾经出过圣贤。四世三公在杨家不算事儿,唐朝时候,家里闺女嫁给皇室都得算是下嫁。就是这么牛气冲天!唐末黄巢起义对于世家大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杨家后裔的一支就此迁徙到了陕西。中途在延安停留,将几位直系祖先的坟墓设在了杨家岭宝塔山下,现在去了延安可以打听“三尚书坟”。这几位直系祖先在唐末都是尚书,算部级干部还是副国级?后再迁徙到陕西神木县,当时叫麟州,自立刺史,割据麟州。现在神木县还有杨家城和杨家老宅的遗址。为了乱世求存,杨业成为了北汉国主义子,弟弟则留在神木县,杨家三代割据麟州,可惜杨业的侄子英年早逝,留下儿子杨琪才7岁,无法继承麟州。麟州这才成为北宋直辖管理的地方。杨琪长大后入汴梁为官,死后欧阳修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后来出土,是确定杨家将出身来历的重要文物!现在神木县杨姓多为杨业叔叔的后裔。杨业,杨延昭父子俱为名将,事迹就不详细叙述了。首先大家宽心,杨业的后代除了四子杨延玉跟随杨业战死外,都活的好好的。但是只有杨延昭从军,其他孩子都做文官,受到朝廷的抚恤。所以“七郎八虎”,多为虚构了。重点说一下杨七郎杨延嗣,其原型是杨嗣,骁勇善战,多次配合杨延昭战胜辽军,但是却不是杨业的儿子。篇幅所限,具体事迹不详细说明了。“七郎八虎”既然多是虚构,杨门女将中的人物,也多为虚构了。但是杨门女将的英雄事迹,却并非全部虚构。佘太君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实应该是折太君,折与佘同音。折家是北宋唯一的军阀世家,驻地在今天的山西府谷县。折家是汉化鲜卑,长期在北方边境与游牧民族作战,麟州严格来说是折家授意杨家占据的。折家有自己的私军,是北宋唯一从头打到尾的将门。再说杨宗保,此人历史上不存在,如果非说原型人物,恐怕恰好是书中他自己的儿子杨文广了。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是杨家第三代唯一从军的,到他这儿结束历史上也就没有杨家将记载了。就连他的记载都不多,不是范仲淹提拔只能是个中下级军官。既然杨宗保不存在,那么穆桂英是否也是虚构呢?是,也不是!据专家们考证,穆桂英的原型应该是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氏。慕容也是汉化鲜卑,宋史多有记载,环州慕氏就是慕容家。慕容家,杨家与折家世代通婚,杨琪和杨文广娶的都是慕容家的女子为妻。评书中穆桂英有皇族血统不是空穴来风,慕容家确实是前朝皇族。陕西当地流传有杨文广妻子慕容氏善战破阵的传说。其余的杨门女将,姓名来历不可考。但是当年北方战线与西夏连年血战,麟州多次经历过战乱,十分惨烈。麟州杨家男女老少难免上阵厮杀,当地女人见惯沙场,坚韧刚烈,恐怕其余杨门女将中的原型出自于此。不过这些杨家族人严格来说属于杨业叔叔的支系。杨业父亲的支系都去汴梁了,后来由于北宋灭亡散落于各地。如今各地多有自称杨家将后裔的,其实都不可考。真正能确定的只有神木县杨姓确实与杨家将有关系。杨家将故事除了杨业的事迹较接近史实,从杨延昭开始就演义了。人物更是多为虚构。但是杨家将的忠义爱国精神确实实实在在的!杨家将的故事,更是融合着北宋时代边疆军人与家属为了保卫家园浴血奋战的真实故事。人物是虚构的,故事却未必全是虚构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更是实实在在,光耀千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