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飞奔的高铁上,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色,作曲家方岽清瞬间体会到那种丈量祖国大地的力量和速度,“心潮澎湃,很想化为音符。”他将这些切身体验记录在《复兴·颂》中,化成了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
9月25日晚,“复兴路上——上海交响乐团的十月理想”音乐会在沪上演。在指挥家王永吉的执棒下,上海交响乐团世界首演了两部委约新作——方岽清创作的《复兴颂》,以及杨帆、黄凯然、张巍、郑阳联手创作的《我们的世界》。
王永吉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值得一提的是,当晚,上交为庆祝建党百年委约的两部作品——于阳的《中国颂》、杨帆的《父辈》,登台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由宁波交响乐团奏响。《复兴颂》《我们的世界》在音乐总监余隆的倡议下,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以年轻音乐人开阔的音乐视野,为时代画像。
五位作曲家都是“80后”。谈及为何邀请一众青年作曲家担此重任,余隆说:“近年来,青年音乐家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他们的实力。作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年轻艺术家的声音应该被听到、被记住。我们也希望年轻艺术家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共同表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诚挚祝福。”
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寻路探路的奋斗史。大型交响组曲《复兴·颂》采用颂歌式的手法,回望了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除了高度浓缩党的百年历史,如何将那些具象的重大历史事件转化成抽象的音乐,也是很大的挑战。”从熟读党史到阅读《觉醒年代》等文学作品,为了创作,方岽清做了不少功课。
“现代观众的视野很开阔,怎么抓住他们的心?可听性是第一位的。”方岽清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院派出身,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强调走出象牙塔、强调作品的可听性,而旋律写作正是他的强项,“就像看一部主旋律电影,闭上眼睛,你能在《复兴·颂》里看到画面。”
长约48分钟的《复兴·颂》由方岽清独立创作,长约45分钟的《我们的世界》则由杨帆、黄凯然、张巍、郑阳联手创作。四个乐章分别描述了“温暖中国”“速度中国”“幸福中国”“未来中国”,倾泻而出的音乐犹如一颗颗时间胶囊,既是记录当下生活的札记,又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我们的世界》第一乐章“温暖中国”负责第四乐章“未来中国”的郑阳说,集体创作的优势在于,每个作曲家都像万花筒,写出来的每个乐章都有鲜明个性,不会千篇一律。去年,郑阳写了两部逾80分钟的大作品,“每个乐章,你都要突破自我、打破惯性,工作强度、精神压力很大。而在集体创作,这些压力会被分散。”
“但是,集体创作要避免乐章之间的疏离感,所以一定要多讨论。”为了保持乐章的统一,四位作曲家没有采用传统的作曲思路——用一个动机从头到尾去贯穿,而是更强调从内在精神、内在气韵,来追求中国风格的彰显、中国文化的表达。
“年轻作曲家一开始很难有机会创作半场或全场的独立作品,最先接触的往往是集体创作。”早在年,还在读研的郑阳就认识了杨帆和黄凯然,机缘正是集体创作一部有关“中国梦”的交响合唱套曲,从此开启了密不可分的合作进程。
早已成为好友的他们此番联手,如鱼得水,时间很紧,效率却很高。
“我们做了很多技术上的沟通,而情感上的沟通,因为语境相通,所以很容易共鸣。”负责第三乐章“幸福中国”的杨帆说,“虽然写作内容不同,但扩展到大框架下,我们的情感基底是一样的。我们的孩子、父母、家人,我们的小区、公园、大好河山,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无需多言,用年轻人的情感肌理展现和想象现在所处的当下的和未来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第三乐章“幸福中国”年,上交灌录了《新四军军歌》唱片,为《义勇军进行曲》管弦乐版本录制唱片;年以“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第一首歌”为题举办新年音乐会;年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题上演新年音乐会;年委约创作四部新作,从石库门到宝塔山展开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巡演……作为百年名团,上交见证了中国发展的诸多重要历史时刻,伴随时代浪潮,一直在用音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放歌。(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