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这个曾让人魂牵梦萦的圣地,激励过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志士,也令我从小十分崇敬和向往。去实地看一看流淌的延河水,眺望举世闻名的宝塔山,走进和瞻仰一排排的窑洞,是始终没有放弃的强烈欲望。如今,在即将“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终于实现了!
获悉旅行社推出西安-延安六日游项目,我和老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西安游览了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观赏了秦始皇兵马俑,翌日一早即乘坐大巴直奔心驰神往的圣地延安。
我曾不止一次从照片和影视剧中目睹过延安,然而真的来到延安,却发现与深植于脑海乃至根深蒂固的印象毫不相同,鳞次栉比的楼房,四通八达的街衢,密布商场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已让它成为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城,要不是下榻的高信旅馆与宝塔山隔街相望,令我辈“开门见山,抬头望塔”,认准这一延安的鲜明地标,或许会怀疑来到了一个和黄土高原毫不相干的南方都市。
唯一不变的,是延安的窑洞。在杨家岭,在枣园,我们终于见到了保存完好的一处处窑洞。听讲解员介绍,陕北气候干燥,山体适合于挖洞。年党中央率领红军从保安进入肤施(后改名延安)后,鉴于延安地瘠人穷,没有现成的房屋来安顿这么多人马,便发动军民,挖掘窑洞,使之成为众人的宿地,党中央领导人也不例外。在讲解员引领下,我们鱼贯进入当年“五大书记”居住过的窑洞,发现洞内大的约二十来平方米,小的仅十来平方米,设施则十分简陋,除了床和坑,几乎没什么家具。在毛泽东住过的窑洞里,有一张陈旧的办公桌和一把同样陈旧的藤椅;朱老总因年龄偏大,窑洞里砌有火坑,还有一个从汽车上拆下来由坐垫改装的“土沙发”;周恩来住过的窑洞里放着一架纺车;刘少奇和任弼时的窑洞墙上,分别挂着刘少奇和王光美的新婚照及任弼时与陈琮英抱着孩子的照片。
窑洞如此简陋,却丝毫没有削弱当年居住者坚定的信仰和冲天的革命豪情,毛泽东在窑洞里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名篇,从思想、理论和战略策略上武装了全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毛泽东等“五大书记”在窑洞里领导了艰难困苦而又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又在窑洞里指挥军民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进攻,直至年迁往西柏坡。在此期间,无论是来访的民主人士、国统区记者,还是驻扎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凡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无不心头雪亮,深信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不在重庆和南京豪宅中的蒋介石手里,而在偏僻简陋的延安窑洞中。
延安的窑洞不仅传颂着无数抗日救国的感人故事,还留下了著名的“窑洞对”之美谈。面对民主人士黄炎培关于历朝历代统治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所谓“周期律”之疑问,毛泽东充满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这或许就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和其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谆谆告诫的牢记“两个务必”,乃至新时期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走出窑洞,铭记于心的强烈印象和理念就是,不管现代化的进程有多快,城乡变得多繁华,延安的窑洞应永远保持原来的面貌,始终成为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