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沈从文:你执著追求到来的爱情,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年,二十五岁的农村文艺青年沈从文,来到接受徐志中国公学教书,时爱上了自己的18岁女学生,一位出身名门的世家女子张兆和。当时的张兆和生得极美,是公认的校花,有很多倾慕者。
沈从文开始追求张兆和时,她已经被十二个人追求,她一个也没有看上。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他渴望用这些炙热的表达打动张兆和的心。
然而,他的第一封信便遭到了张兆和的果断拒绝。后来,沈从文的信全被张兆和丢在角落里,从来没有被回过。
不仅如此,张兆和为了让沈从文死心,还向校长胡适告状。
胡适说:他顽固地爱你。张兆和果断回答:我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也劝过沈从文,说他用错了情。
但沈从文依然不可救药地爱着张兆和,即便等不到回信,他依旧不停地给她写情书。这一写,就是四五年。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张兆和终于接受了沈从文。年,他们成为了夫妻。
看起来,这是一段励志的爱情故事,历经千辛万苦,才子佳人终成眷属。然而,这场从一开始就不对等的爱情和婚姻,导致了他们半生的痛苦境遇。
最初的蜜月期和新鲜感过去后,两人的隔阂日渐明显。
沈从文在张兆和面前始终是卑微的。他曾经感叹,张兆和并不是爱他为人,而是爱他写信。
事实上,张兆和从未给过沈从文对等的爱。她不懂他,也不理解他,更从未尝试过真正去触碰他的内心。
解放战争后期,沈从文因为被批判为奴才主义者而得了忧郁症,张兆和却选择了与他分居,令沈从文绝望到自杀,幸亏被及时抢救过来。
在建国后的多次运动之中,沈从文受尽了羞辱折磨,张兆和却指责他不虚心接受改造。直到沈从文离开了人世,他们两个人也从未真正地在同一个世界里活过。
这不是真正的爱情。
在这场所谓的爱情里,沈从文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清爱的真相。他爱的是自己的执著,爱的是自己内心幻想中的那个张兆和,爱的是自己爱上张兆和的那一种感觉,却没有看见真正的事实。
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找到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不是我觉得我很爱你,然后用我的方式却对你好,却看不见真实的对方,不知道自己给予的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真正的爱情更不是我爱你,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拥有你,而不管你爱不爱我,也不管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这样的爱,感动了自己,却痛苦了双方。这样的得到,只是表面上的,即便占有了对方的身体,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真心。
不能不说,这是一场失败的爱情。即便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恋爱成功了,双双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共同生活了几十载,却始终一个不相通的世界里同床异梦。
真正的爱是坚定,而不是执著
一旦进入了执著,小我的妄想就会控制着我们,迷惑着我们的心智,让我们离真实越来越远,陷入痛苦而无法自拔。
很多人的恋爱失败和婚姻不幸,问题往往出在这里。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真实的对方,只是活在自己爱的幻想里。当幻想破灭,那种感觉,就如同自己死去一般痛苦。
这种执著还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人们所说的因爱成恨,因为得不到,就想毁灭,谁也别想得到。这其实是占有,不是爱。
我们看到现实中有些人,明知不可能却依然抱着幻想和不甘心,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飞蛾扑火地投入到一场执著的追求与占有的游戏中,一旦希望破灭,就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不是毁灭自己就是毁灭对方。
这样的例子,常常出现在许多负面的社会新闻上。
爱不是靠一味的执著强求来的,而是靠自己的人格特质吸引来的。
当然,但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努力争取,你可以努力争取给对方了解你的机会,或创造自己被看见的机会。
坚定的爱什么样?
这段人人耳熟能详的结婚誓言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爱ta,照顾ta,尊重ta,接纳ta,永远对ta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用一生去履行这样的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就是坚定的爱。
拥有这种爱的前提基础是:成熟和了解。
只有两人经过真正的了解和成熟的思考后,决定一生不离不弃,这样的爱才可能坚定。
否则,就可能在相处中发现对方与自己想象中的差异而难以接受,导致越了解越失望,越失望越感觉到委屈与愤怒。
当幻想破灭,期待落空,有人会试图改造对方来满足自己,有人因此相互抱怨甚至相互折磨,有人因失望愤怒而选择了决裂的方式,彻底离开对方。
爱是看见并接受真实的自己和对方,而不是企图迎合或改变对方
有一种人,总想着用刻意表现的方式来获取对方的爱,幻想着我先用手段得到他,然后再让他慢慢爱上我。
如果你都不接受真实的自己,有什么底气能让对方爱上那个真实的你?
即便他爱上了那个装出来的你,日后总会露陷;即便你努力改变成对方想要的模样,也已经失去了自我,长期下去你会变得卑微,变得患得患失。
因为你知道,用虚假的你换来的,只是对方虚幻的爱。你会时时担心他看清真相后,会感觉受骗,会失望进而离开你。
还有一类人,在恋爱过程中明明自己很难接受对方身上的某些习惯和特点,但是,他们并不愿意分开,而在心里产生一种今后再慢慢改变他的想法。
当我们带着这种想法和期待进入婚姻时,就已经偏离了爱的真实。
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于偏离真实而产生的。
比如有些恋人会互相要求对方改变,来符合自己的期待。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双方互相看不顺眼的地方会变得越来越越多,看到对方的毛病也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当我们有了期待之后,我们会执著于自己的期待,盼望对方主动满足我们的期待,而变得不接受真实的对方。这样的我们很容易盯着对方的不足,把对方不符合我们的地方无形中放大。
真正的爱是彼此看见并接受真实的对方,而不是企图改变对方,或变成对方期待的那个人的模样。
当我们放下期待,接受真实,心就会有一种平和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我们看见和欣赏对方的美好,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不足。
这样真实的爱,带来的是一种踏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想到对方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这就是真爱带来的愉悦。
真爱带给人的是踏实感和满足感,而不是不安感和牺牲感
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感情中总有付出感和牺牲感,甚至觉得自己很伟大,这就不是一种真实的爱。
如果你在一段感情里感觉到不安感和卑微感,你不敢向对方展示真实的自己,你羞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
久而久之,你就会忘记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求,甚至看不见自己的存在价值。你很容易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付出和牺牲,被辜负和亏欠。
很多全职太太会有这种感觉。
这是迷失自我的体现,更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如果自己都不能爱自己,当然不敢指望别人来珍视自己了。
张爱玲在胡兰成面前就是卑微的,看似懂爱的她,自从恋上胡兰成后,便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这种卑微之爱,令她完全失去了自己。所以她才说,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这种患得患失,其实就是自我丧失的一种体现。
这只是她自以为是的爱。
因为把心思全放在对方身上,迷失了自己,即便得到了爱,也只是虚幻的。连自己都失去了,自然也无法真正得到对方。
所以,她才会发出这样的心声: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但真正的爱并不是这样的,它不会让人卑微,只会让人强大。因为真正的爱会滋养一个人的内心,从而照亮ta的生命。
一场真正的爱情里,双方是平等的,相互看见并接受最真实的对方。
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你们是安全的,放松的,开放的,自信的。彼此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更有底气去成就自己。
李敖:所谓的完美爱情,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曾经,一代绝色佳人胡因梦与大才子李敖的结合,引起了巨大轰动。不料,结婚后第天,这对爱得轰轰烈烈的恋人,就匆匆结束了婚姻。
据说,完美主义的李敖,某天突然推开厕所门时,看见曾经脱俗如仙女的胡因梦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因为便秘而满脸通红的模样,他觉得太恶心了,实在是没办法再继续与这样的女人一起生活。
当初,两人都活在对方的光环中,没有深入了解过真实的对方。当他们共同生活时,才发现了彼此的不完美之处,于是顿生失望和不满。
这不是真实的爱。只是一种幻想中的爱,爱上了自己想象中的对方。
真实的爱是,发现了对方的不完美之后依然爱ta。所谓的完美爱情,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文人似乎很容易陷入完美爱情的陷阱中,远离了爱的真实。
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一生的爱情,几乎都在美好的幻象中存在着。他对这种美好的幻象有多执着多狂热,他在现实中的爱就有多失败。
尽管结束的原因各不相同,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都成了他生命中的过客。他只能对爱情发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感慨。
浪漫只是爱情的外表,并不是爱情的实质。真正的爱都是能够落脚于在生活中的,踏实而长久。
当年,林徽因放弃徐志摩,选择了与梁思成结婚。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讲了吗?林徽因答道。
这才是真正迎接爱情该有的模样。
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共同去体验沿途的一切美好的和不美好的风景,并一起努力去创造美好,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冰心说: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冰心与吴文藻的爱情,正是这样的写照。
冰心与吴文藻:相知相惜,相濡以沫,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冰心与吴文藻的爱情,始于一艘驶向美国的游轮。当时,大学刚毕业的冰心要出国,家人交代了同船的一个男生照应她。
冰心登上的这艘船上,这有许多不一般的人物,许地山,余上沅,梁实秋,顾一樵,吴文藻等。因为名字相似,吴文藻被错叫到冰心跟前,两人就这样相识了,有了之后的一系列故事。
此时的冰心已出版了诗集《繁星》,算是个有点名气的作家。然而初次相识的吴文藻却并没有因此而刻意去奉承她。
当吴文藻问冰心是否读过英美评论家的著作时,听到冰心说没有,他竟毫不客气地说;你要不趁留学期间多读几本课外书,那美国你就算白来了。
冰心从未听过如此逆耳而真实的忠言,便格外留意了他。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并开始了书信往来。
此后,冰心时常请教吴文藻,让他推荐书籍、写书评,吴文藻遇到好书也会寄给冰心,两人一来一往便生出了好感。
在这个过程中,冰心受益良多。后来老师赞叹她读书广博,与吴文藻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后来,两人同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朝夕相伴的日子,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从此两心相许。
生活中,吴文藻对冰心很是用心。
他会在给冰心的信纸上全印上冰心名字的英文缩写。
他虽然接受了国外的新思想,却能十分郑重地给冰心的父母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求婚信,征求他们的许可。
婚后平淡的日子,也被他们过得有声有色,冰心会写宝塔诗嘲笑吴文藻的书呆子气,也会在吴文藻因肺炎住院的一个月,寸步不离地守护他照顾他。
这就是平凡日子中的真实之爱。
张其姝说,爱情有千万种面目,最目眩神迷的是一见钟情,最扣人心弦的是生死追随,最肝肠寸断的情深缘浅,最不起眼的则是相濡以沫。
冰心与吴文藻的爱情,便是最后一种。
两个人相守到六十多岁,死后同穴而葬,他们的骨灰盒上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在这场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爱情里,两人相知相惜,相互成就。
冰心因吴文藻而开拓了视野和思想,而吴文藻的成就也在婚后慢慢地得以展现。
所谓的旺夫旺妻,其实就是相濡以沫,相互成就
冰心吴文藻之爱如此,杨绛钱钟书之爱亦如此。
在六十余年的相濡以沫中,杨绛与钱钟书相互包容、相互体贴、相互照应着。为了满足钱钟书想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愿意,杨绛甘愿放下一切,做他的灶下婢。
钱钟书后来在《围城》序言中写道: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这本书该献给她。
杨绛则说:
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最可贵之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她当初就清楚钱钟书的孩子气,却从未想过要改造他。真实之爱,便是爱对方如其所是。
钱钟书离世时,留给杨绛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活。这句话支撑了杨绛往后的18年。
这就是真爱的力量。
在《妈妈咪呀》的一期节目里,一位叫任珈可的女子,在20岁那年因车祸成了高位截瘫,一位叫李天应的小伙,在明知任珈可终身无法摆脱轮椅的情况下,与她相恋。他对她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丢下你不管!
他们结婚、生子,他在婚后长期甘当她的手和脚。沐浴在爱中的她,将积极的生活状态上传到网络,感动了许多人,她因此成为了一名励志的网红博主。
当任珈可骄傲地在舞台上宣布:他负责照顾生活,我负责赚钱养家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是谁成全了谁?是爱让他们相互成全。
时常听到有人说,谁谁谁“旺夫”,谁谁谁“旺妻”。其实,真正的爱就是相互扶持,并非单方面的谁“旺”了谁。所谓的旺夫旺妻,就是相濡以沫,相互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长视觉,与你长期分享点滴感悟与智慧,一起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