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座清凉山,山顶有座琉璃塔。这琉璃塔不是清凉山的“坐地户”,是85年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如今,在清凉山山顶很“般配”。

最熟悉的琉璃建材就是琉璃瓦,将一种半透明体的矿物质颜料涂在陶质构件表面,再经过高温烧制成一层细密、坚实、闪亮的彩色釉。既有使用功能,又有装饰功能。

以琉璃建塔,可使塔辉煌璀璨。

最可惜的琉璃塔该是永乐帝建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它曾经是长江岸边的灯塔,可惜屹立了近年后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现在南京博物院里只剩下一座拱门。朱棣留下的琉璃塔的配件。这个配件都是南京博物院推荐的三件国家宝藏之一。可想而知,琉璃塔还在该是怎样的壮观。

乾隆建过好几座琉璃塔,避暑山庄有、颐和园也有。这两座琉璃塔还在。

山西广胜寺飞虹塔也是一座琉璃塔,其实该算半个琉璃塔,它是它外部分镶嵌了琉璃贴面。

清凉山这座琉璃塔建于明崇祯年间,塔的体量不算大,本来通体蓝色、高浮雕,但没经得住岁月的风蚀,琉璃有表面脱落。

延安清凉山山顶的琉璃塔。

这塔是85年从别处迁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琉璃塔楼阁式,八角七级,高6.25米。

岁月风蚀的痕迹很明显。

琉璃塔通体孔雀蓝。

这是哪一层啊,是一圈神兽。

岁月+风霜+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塔下部分风蚀严重,但没做过多修补。

7层,都是高浮雕。

塔身第一层每面饰以一佛二天王,并密布小佛像41个。

佛像和天王各不相同。

下层表面突出的(如天王)风蚀严重,而相对凹进去的,就保持还好。

这个龙的造型有点类似山西大同九龙壁的龙的形象。

“凹进去”的小佛像基本保持完好。蓝色琉璃犹在,而凸出来的天王就掉色了。

推荐相关阅读:

辽博:一百年前的童帽原来这样美

安塞大佛寺:近些年才发现的北魏石窟,有一幅极美的摩耶夫人石刻

十三陵神道:大明一品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