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9日,一架专用飞机降落在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在机场,许多提前接到通知的民众,正满怀热情地进行迎接。
飞机舱门打开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竟然是大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时间,人们纷纷露出开心的笑容,周总理回延安的消息瞬间在这里传开。
周恩来
陪同越南客人来延安别有深意
周恩来这次回到延安,是陪同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参观访问的。胡志明年去世后,范文同便成为了越南主要领导人之一。
就在这次来延安的前几天,范文同率领越南党政代表团抵达了北京。作为社会主义小兄弟,越南客人们得到了中方的热情欢迎。
此时的周恩来,已经在前一年的5月被查出罹患癌症。但身为一国之总理,他依然坚持带病工作。
因此,有病在身的周恩来依然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范文同一行。
事实上,作为新中国总理和前外交部长,周恩来与很多越南领导人都有着不错的关系。而范文同本人,也曾在几年前亲自感受到了这位中国总理的细致周到。
那是年6月。当时范文同来中国访问,和许多外宾一样,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
在此之前,范文同已经来过中国多次,对钓鱼台十分熟悉。可当中方礼宾人员将他领向3号楼时,这位越南总理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范文同
范文同小声询问身边的越南驻华大使陈子平:“这是几号楼?”陈子平告诉他:“是3号楼。”
听到回答后,范文同没再说什么,可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原来,之前他来中国时,一般住在钓鱼台8号楼。而3号楼相对而言,显得小了一些。
可有道是客随主便。既然中方如此安排,范文同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越南客人们在3号楼住了下来。
当天下午,周恩来来到3号楼,与范文同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周恩来找来了礼宾司副司长,问对方为什么要把越南客人安排在3号楼。
礼宾司副司长如实汇报道:现在钓鱼台所有的楼都住满了人,就连3号楼也是当天刚请陈永贵搬出后,才腾出来的。
总理接着问:为什么不住6号楼?
副司长回答道:6号楼住的是巴基斯坦议长,考虑到巴基斯坦是我们的友好邻邦……
周恩来问对方:越南不仅是我们的友好邻邦,现在还处于抗美前线,你们考虑了吗?
此时,越南战争已经爆发多年,胡志明领导的北越与美国支持下的南越兵戎相见。副司长一听这话,便明白是自己考虑不周,只能沉默不语。
周总理又问道:为什么不住8号楼?
副司长再次面露难色:8号楼住的是江青同志……
周恩来沉吟片刻,问对方:有困难为什么不把矛盾上报?
此时的副司长终于无言以对。他低着头,接受了周恩来的批评。
了解清楚情况后,周恩来亲自出面,经过一番努力后,江青当天便从8号楼搬了出来。当天晚饭前,范文同一行满意地进入了8号楼。
原来,在与范文同进行会谈时,周恩来敏锐地发现对方情绪不太对。心思细腻的总理,很快确定是下榻地点的原因,便找来礼宾司副司长了解情况,并迅速得到解决。
周恩来
不仅如此,礼宾司副司长还当面向范文同表达了歉意,并告诉他自己因此受到了周总理的批评。
听了对方的话,范文同非常感动,并对周恩来从中做出的协调十分感激。这件事后,他对周恩来佩服不已。
可范文同年6月的此番前来,有着特殊的任务和使命。此时,越南战争已经接近尾声。陷于战争泥潭多年的美国,决定从越南撤军。
虽然美国人要离开了,但北越依然有南越需要对付。因此,范文同这次来华,是向中国寻求援助的。
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战争刚开始时,中国就向北越提供了大量援助,为他们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对范文同此行的目的,周恩来等中方人员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越南方面这次需要的援助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80多亿人民币。当周恩来听到这个数字时,除了惊讶之外,还带有一丝气愤。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此时的中国,经济条件也不是太好,值此非常时期,我们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可越南毕竟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与社会主义小兄弟,还是要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而在当时,中方能提供的数字,是25亿人民币。
很明显,这和越南方面的心理预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范文同虽然对周恩来颇为欣赏,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也不愿让步。
但作为经验丰富的外交家,周恩来还是技高一筹。最终,会谈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协议达成后,周恩来提出带着越南客人一行,前往延安进行参观访问。
70年代的延安
周恩来此举,背后别有深意。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曾经的党中央所在地,在中共发展历程中有重要的位置;而这次邀请越南客人前去,是想让他们亲眼看看,现在的中国还没有那么富裕,无法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重回延安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就这样,年6月9日上午10点,周恩来和越南客人乘飞机抵达延安。周恩来走下飞机后,对当地领导和欢迎群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回到家里了!
自从年离开延安后,周恩来已经阔别了这片土地25年。在这里,他曾和毛主席等人生活了13年之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在宾馆进行了短暂休息后,周恩来便陪同外宾前往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参观。此时,无数得知周总理到来的当地民众,已经将附近围得水泄不通。
由于民众太过热情,等到周恩来和外宾参观结束后,他们乘坐的汽车都无法通行。无奈之下,周恩来等人只能从一条特别通道走出。
看到街道两边欢呼雀跃的群众,周恩来和越南客人不断向他们挥手致意。人们看到之后,兴致更加高涨,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气氛十分热烈。
周恩来在延安
吃完午饭后,外宾就在宾馆里进行休息。而周恩来却没有睡意,而是叫上身边的工作人员,乘坐一辆吉普车,不声不响地向宝塔山驶去。之所以没有兴师动众,是总理不想让民众发现,再造成交通堵塞。
“我在延安生活了10年,还没有上过宝塔山,在这里可以看到延安的全景。”周恩来告诉工作人员。
汽车到达宝塔山上后,周恩来环视着延安城的景色,若有所思。
在山上,他发现一个牌子上写有年10月26日毛主席写给延安人民的复信。周恩来当即停下了脚步,仔细看了起来。
当看到“要保持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时,总理深有感触地说:“战争的创伤恢复了,但是文化经济建设还有问题。农业落后,粮食没有过关,现在有不少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够了,有的忘掉了。希望延安的同志恢复和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加快步伐,把延安的建设迅速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
一行人下山的时候,好巧不巧,他们乘坐的吉普车在一条小河里熄火了,一时间动弹不得。
很快,附近的百姓发现了这一情况,纷纷过来看热闹。
突然,他们发现这辆车里乘坐的,竟然是敬爱的周总理!喜出望外的众人,立即决定将车从河里抬出来。
很多人连鞋都顾不上脱,就纷纷进到河里抬车。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吉普车很快就被抬了出来。
此时的周恩来,也向车窗外欢呼雀跃的群众们挥手致意。人们看到以后,情绪再一次迸发了。
下午3点后,周恩来又陪同越南客人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处。在此期间,热情的围观群众又多次将他们乘坐的车辆围堵。
在延安大桥上,汽车更是堵了20多分钟。看到这样的场景,周恩来再次掀开窗帘,向大家挥手致意。他深知,“挡车”是延安群众表达热情的方式之一。早在年10月,当毛主席在重庆参加完国共会谈,回到延安时,就被这里的人们挡住了车,欢迎他的归来。
重庆会谈
参观枣园时,周恩来前往了当年的朋友高同有家叙旧,还把他介绍给了越南客人:“这是我的老同志,打过胡宗南。”参观王家坪时,周恩来又见到了老相识——劳动模范杨步浩。二人抚今追昔,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到了下午6点,周恩来一行人返回了住地。在欢送外宾的晚宴上,他在祝酒辞中对延安人民进行了感谢:“感谢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
浓浓延安情约定这里建设好了再来
事实上,对于这片红色热土,周恩来有着十分特殊的感情。虽然这25年里,他没有回过这里,但内心里一直关心着延安的发展。
早在年3月,周恩来便将陕西和延安当地的领导,召集到北京开会,研究解决延安民众的温饱问题。
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充满深情地对当地领导说道:“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但是延安的农业还很落后,我们对不起延安人民。”
接着,周恩来又认真地问延安领导:“延安能不能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
面对总理严肃的提问,在场的当地领导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行!”
听到这个回答后,周恩来十分高兴:“好!我就要你们这句话!”说完,他让服务员拿来茅台酒,给现场所有当地领导每人斟了一杯。
他看着众人,动情地说:“为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干杯!”
周恩来
接着,周恩来还庄重承诺道:“如果你们五年粮食翻了番,我一定再来延安!”
现场的延安领导们十分振奋,纷纷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众人喝完后,周恩来又和他们一一握手。此时的周恩来兴致高涨,握手力度很大,以至于发出了“啪啪”的声响。
这一幕被在场的服务员传开后,延安民众纷纷觉得这是当地领导在和周总理击掌。在他们的心中,击掌就代表着发誓,一诺千金。
而在当天的晚宴上,周恩来又突然站起来,诚恳地对大家说道:解放都这么多年了,延安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人民生活还这样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今天,我要当众做自我批评。
原来,在这一天的考察参观中,周恩来一路上发现,延安的社会发展依然很落后,民众的生活依然很艰难。当亲眼目睹这一切后,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而同行的范文同等越南客人,也充分意识到:周总理之前跟他们说中国现在也很困难,此言非虚。
根据当时的数据,年的延安有14个县,共万人口。而当时农民的人均粮食不足公斤,年人均收入更是不到50元。因此,在那天对延安各地的参观考察过程中,周恩来考虑最多的,便是如何改善这里的落后面貌。
因此,在当天的晚宴上,他才会主动就中央政府对延安的支持力度不够,承担起责任。
听到总理的自我批评后,现场的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立即起身说:党中央、国务院和周总理,对延安的经济发展始终非常关心,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他承诺一定会记住总理的指示,迅速将延安的经济搞上去。
周总理则继续鼓励陕北人民:无论如何,要在三五年内搞上去,不然就等于空话。
周恩来
当晚,周恩来陪同外宾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他又找陕西和延安的领导进行谈话。等到谈话结束,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1点多了。
这一天,周恩来早上7点多就起床了。这样算来,他一天里工作了18个小时。要知道,这时的他,已经罹患癌症一年多了……
据当时一位陪同出访的人员回忆,当那晚众人离开后,周恩来看到了他,与自己握手告别。当抓住总理无力的双手时,他的心瞬间碎了:这就是我们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啊!
6月10日上午,周总理陪同外宾登上飞机,结束了这次短暂的延安之行。临走之前,他告诉延安人民:等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
听到总理这番话,现场的延安民众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卯足干劲,早日将延安建设得更好,让总理早一天回来。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周恩来已重病在身。第二年5月,他身体里的癌细胞扩散,医院。此后,医院里进行治疗。
年1月8日上午,周恩来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逝世,享年78岁。一时间,全国上下无数民众,都陷入了巨大悲痛中。
当延安民众得知这一噩耗后,纷纷难以置信。他们知道:总理在年许下的承诺,再也不能兑现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