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离别省城
1院前外日
小四合院前热闹起来了,锣鼓敲得空气激荡,鞭炮炸得人们心花怒放;这是居委会和学校给欧阳雅丽家送喜报来的。看热闹的居民站在街道两侧朝欧阳家望着,有的伸着头,有的不好意思地用眼描着,只有那些孩子们向报喜队伍里挤,有的寻找未炸的小花炮。
2院内内日
报喜队伍进了院里,欧阳轩招呼居委会秦主任和学校领导、老师到屋里坐。秦主任讲了下放光荣的话,还讲了整个省城的广大居民踊跃报名下乡的大好形势,让未能下放的人听了羡慕。
3雅丽卧室內日
欧阳雅丽见同学肖长华、赵媛媛等来了,就把他们领到自己的房间,大家没有坐下,因时间紧迫就站着聊起话来。赵媛媛对欧阳雅丽说:
“班长,你走后到新的地方可别把我们同学忘记了,给我们多写信。”
“那当然了,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肖长华笑呵呵地说:“班长,你走了我们再组织文艺宣传队报幕员和领舞的又要重新选人了。”
“我建议让赵媛媛上就可以。”欧阳雅丽说。
赵媛媛突然带着神秘的口吻说:“班长,听我们班主任徐老师讲,六九届和七O届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分配工作,你是班里的干部,可以安排到国营大厂工作,我是听徐老师还有其他老师说的。”
“是的,我也听徐老师讲过这话,不过,我现在已经提前随爸爸下放了,工作的事就没有希望了。”欧阳雅丽十分惋惜地说。
“现在的形势谁也估计不到,反正一句话: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肖长华说话的口气硬梆梆的。
“雅丽班长,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分别了,老师安排我和肖长华作为代表来送喜报,我没有好礼物送给你纪念,就送这块云锦小手帕给你吧!这上面是我妈妈亲手绣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你拿着吧。”赵媛媛把云锦手帕递给欧阳雅丽。
“呀,真好看!你妈的手真巧,毛主席像绣的笔真。”欧阳雅丽满脸堆笑地说。
“我妈以前学习过织云锦,也学过刺绣。”赵媛媛说。
肖长华掏出红色塑料封面的日记本和作文簿的纸包着的一枚毛主席像章,脸色腼腆地说:“班长,我也送一点纪念礼物,喏,给你。”
欧阳雅丽望着面前这位细条条身材的男同学,白净净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心中感动地接过纪念品。她翻开日记的第一页,上面是林彪的亲笔题词:“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第二页是肖长华自己写的题字:“祝欧阳雅丽班长永远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上山下乡干革命。”然后又放开来看看毛主席像章,这是一枚红底金黄头像的毛主席像章,头像下边是延安宝塔山的图案。欧阳雅丽感激地说:
“谢谢你们给我送来纪念品,我会把它保存好的,不会忘记你们的深情厚谊。”
“我们班里的同学都说要来看你呢!”赵媛媛说。
4院外外日
这时,院子里传来师生们吵吵嚷嚷的告别声,肖长华和赵媛媛也就道别雅丽往院外走去。当欧阳雅丽向徐老师和赵媛媛、肖长华挥手告别时,眼里润湿了,只见肖长华有点不好意思地又回头再望她一眼,双手插进裤袋,紧跟报喜队的领导走了,欧阳雅丽呆呆地木然而立。
5居委会办公室内日
时间过得很快,居委会通知所有下放户将在12月17日准时出发,这是秦淮区革命委员会统一安排的。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欧阳轩与家人抓紧处理出发前的工作。欧阳轩和欧阳雅丽负责去注销户口等事,林淑贞和欧阳曼玲在家整理衣物家俱,能卖则卖,不能卖的东西就抛掉。
在欧阳雅丽的眼里,这世界简直一下子变成了太平国,特别是人更变得更加和霭可亲。来到居委会,这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立刻起身让座位,有的还倒来开水,顺利地开了介绍信,都爽快地表示坚决支持居民下放农村,一切工作要为这项工作让路,据说这是省革委会主任徐斯义指示的。
6派出所办公室内日
派出所,办事女民警听说是下放户来销户口的,她二话没说,立刻就办,这里一张张笑脸让人感到温暖如春。他们不时地问这问那,都说有什么困难可以说,他们会尽力帮助的。欧阳雅丽向一位女民警打听道:
“我们城里的户口没有了,到农村的户口怎么安的?”
女民警轻声慢语地说:“这些事你们尽管放心,组织会统一跟你们安排的,包括户籍、粮油供应、布票发放等,户口所在地的部门会跟你办好,不需要你们焦心。”
欧阳雅丽眨眨杏子大眼,朝女民警满意地笑笑,不住地点头。
7院中外日
欧阳轩销了户口回到家中,院子里、房屋内乱糟糟的。大站橱里的衣服堆到床上,那些破旧的小凳子扔到院子一角;程娴凤舍不得扔掉的旧棉鞋和破水鞋等全被欧阳曼玲扔到院中,说道:
“奶奶,你这些破破烂烂的全都叫它上西天!”
“作孽啦,作孽啦!”程娴凤喃喃道,说着不住声地喘着粗气;因为哮喘病虽然没发作,但仍发出沙啦沙啦喘息声,听起来让人感到可怕。
被欧阳曼玲扔在院落的一个旧手提包,被程娴凤捡起,拍拍包上的灰尘,重又拿进屋内,口中喃喃道:“好好的包,还能装东西呢。”刚把包放在藤椅上,被欧阳雅丽发现,又好笑又好气,不悦道:
“哎哟,奶奶,你怎么又把这破烂捡回来了。”说着,将旧提包捏起来猛一下掼到院墙角,发出叭塌响声还翻了个身,吓得小花猫崩地一下蹿到院门边,两眼望着欧阳雅丽,张大嘴巴发出“咪——”的叫声。
“作孽啦!”程娴凤见提包又被扔掉,不悦地喃喃道:“不管了,不管了,你们扔吧,把所有的家什全扔了吧。”
家中的人并没有在意和理会老人家的举动和言语,只顾忙着整理家俱和衣物,能打包的全部打包。欧阳轩擦擦头上的汗,拍拍手上的灰尘对林淑贞说:“淑贞,我估计农村的房子很矮小,东西多了肯定摆不下,干脆把大的家俱卖了吧?”
“唉,卖就卖了吧。”林淑贞的瓜子脸上露出愁颜,无奈地说。
“卖吧,卖吧!把人都卖了吧……”程娴凤哭丧着脸不住地喃喃道。
8家俱店內外内日
在白下区太平南路那边,杨公井西侧的拍卖行处有一家店铺收购家俱等物。欧阳轩和欧阳雅丽把两个大站橱等物件让两位搬运工人拉来,这里已经有许多下放户拍卖家俱衣物,而且都是廉价的。
欧阳轩在跟店主人谈收购的价钱,一切谈妥了,店主开始付钱。欧阳雅丽看着爸爸接过卖家俱的钱,又看着店铺的人将大站橱抬进店里,她心里发酸,物随人多年有缘有感情啊,这阵子心里实在舍不得哦,不禁流下滚烫的泪水。
9院内外日
程娴凤每天都要坐在院子里观望这个祖上留下来的四合院。四合院不大,中间的天井十几平方米大小,房子皆青砖小瓦,显得古朴,有风骨。院内那株石榴树虽然并不高大,但树龄却不短,据说是二百年前留下来的,至今仍活着,只是树杆上布满了巴节枯干。冬天犹如死了一般,春风送暖以后才发芽,开出血红的红花,每年结出十个八个的石榴,足够中秋节赏月的了。
欧阳雅丽从西屋出来,对程娴凤说:“奶奶,跟我们一起走吧,照相去。”
“照相?照什么相?”
“爸爸妈妈说要照一张全家福,作为离别南京的纪念。”
“唉,作孽啦,作孽啦……”
10照相馆门前外日
靠近夫子庙的一个老照相馆,叫白鹭洲照相馆,前几年破四旧立四新改名为红旗照相馆。欧阳红星第一个跑进照相馆内,东张张,西瞧瞧,一切都感到新奇。
11照相馆里內日
摄影室内,灯光通亮,能把人的眼睛照花了。摄影师迅速地将各人的位置排好,随即又迅速地踮着小碎步,跑到后面将挂在墙上的布幕整理一下,把左边的布角理了理。这是一幅夫子庙边秦淮河的彩色油画,楼房和灯笼逼真,专门是作照相背景用的。拍照开始了,只见摄影师将那三条长腿的照相机前后挪动着,然后又把头钻进一块黑布里;欧阳红星没见过这些动作,只是呆呆地望着。摄影师钻进黑布内忙碌着,全家照相的人默默地观望,不敢大声喘气。换好胶卷,摄影师站在照相机旁边,右手握着拖出来一根皮线头上的长形小皮球,左手指着照相机顶部,发出沙哑的嗓音指导着说:
“你们都注意噢,统一朝我左手这里看,不要晃动,眼睛不能眨。来,现在开始,笑一点。”
说着,他把右手里的皮球讷一下,立刻说:“好,行啦。”
灯光熄灭了,走出摄影室,摄影师交代说:“一个星期以后来拿照片吧!”
全家人竖着眼睛朝欧阳轩望去,等他回答。欧阳轩带着焦急和央求的口吻说:“师傅,我们全家下放了,等不到一个星期,还有五天就走了。”
“是呀,从此我们一家老老小小就离开南京了,到苏北什么地方还不知道,临走前特地照张全家福。先生,能不能请你给我们早点把照片刷出来带走?”林淑贞解释着,央求着。
摄影师的眉头皱了皱,白里发黄的脸上没有表情,急思片刻,勉强答应说:“好吧,你们全家下放到农村是响应省革会的伟大号召,我们当然要支持,照片我尽力赶在你们出发前洗出来。”
“好好,多谢了!”欧阳轩感激地连声说,全家人也松了一口气,一个个脸上露出感激和喜悦的笑容。
“不过,”摄影师随即补充道:“不过你们得多加一点钱,因为提前为你们洗照片要浪费其它没拍完的胶卷,懂吗?”
“好,好,多加就多加吧!”欧阳轩爽快地答应。
12院中外晨
公元年12月17日。
清晨,欧阳轩第一个起床,然后招呼全家人起身,因为今天就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个家了。
天气阴沉沉的,全家人的心情皆沉重,脸上没有笑容。天空没有绚丽的朝霞,院子里没有暖意,只有一阵阵使人冷飕飕的阴风。
这一夜,除去8岁的欧阳红星睡得香,其他人皆没有把觉睡好,特别是欧阳雅丽,本想把前次的恶梦忘掉,可那梦境如同幽灵一样,又似影子一般,始终浮现在脑海里。“此墓本是贤良墓,墓中不是贤良人”,这两句话不时在耳边回响,它犹如一块磐石压在欧阳雅丽的心头,搬不掉,踢不走,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被窝行李抓紧收拾,该装包的装包,不需要的就扔了。”欧阳轩整理捆好的家俱,头也没抬吩咐道。
小红星因起得早,睏意未散,不住地打哈欠竖懒腰。欧阳雅丽和姐姐收拾各自的生活用品,林淑贞忙着在南京的最后一顿早饭。程娴凤老人脸上没有一丝表情,默默地将平时用的梳子镜子和未吃完的药丸之类装进布包里,并不时地用双眼瞄着地上的杂物中是否有贵重的东西丢掉。她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走到小院中的石榴树下,用手摸摸坚硬的树膀,小红星走到面前问:
“奶奶,你怎么老是看这石榴树呀?”
“你是个孩子,懂得什么?这石榴树比奶奶我活得还长呢。”程娴凤深情地说。
“那它有几年呀?”
“几年?听上辈人讲,光绪皇帝以前,我们家就有这棵石榴树呢。”
“光绪皇帝?我不认识,我也不想跟他玩。”小红星说着歪歪脑袋,向外院跑去。
程娴凤仍然摸着石榴树,默默地想着,一家人全走了,这石榴树谁来看管呢?会不会被人刨掉呢?明年树上结的石榴什么人来摘呢?……正在想着,欧阳雅丽走出屋咯咯地笑着对奶奶说:
“奶奶,你是舍不得这棵石榴树我知道,别怕,到农村树多得是,让你数也数不清,不信到农村就知道了。”
13礼堂內日
秦淮区召开欢送下放户的大会,{雅丽回忆地对奶奶讲}领导上特地安排我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发言,从领导到开会的人都认真地听,还为我鼓掌,区里李主任还夸我讲得好,鼓励我到农村要好好地干,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干出成绩向党中央毛主席回报!”
“唉,你说得天花乱坠好我也不管,反正我心疼走后我这棵石榴怎么活下去,会不会被人砍了。”
“奶奶,你就只看到这棵石榴树,你应该关心国家大事,要放眼全世界,要想到解放全人类,我们上山下乡干革命就是支援世界革命。我听《南京日报》的记者说,省革委会专门下发通知,全省从县城到省城要有三、四十万城镇人口下放到农村去当农民,人人都说这是光荣的事。奶奶,我们要舍小家,为国家,到广阔的农村去才大有作为呢。”欧阳雅丽滔滔不绝地讲了一番革命大道理,奶奶却根本没有听到耳朵里,当雅丽讲得精神抖擞时,她却不住地观看小花猫蹲在那边洗脸呢。雅丽突然叫了一声:“哎哟,不好!”说着,飞也似地向院外跑走了,程娴凤惊愕地望着,发生什么事了么?
14厨房内内日
林淑贞给每人装好了饭,小红星不客气地第一个端碗就吃。
“雅丽刚才慌里慌张地跑走了,不知什么事。”
“奶奶,你先吃吧,她没有什么大事。”欧阳曼玲催着。
不一会,欧阳雅丽喘呼呼地回来了,程娴凤一边催着雅丽吃饭,一边询问着有什么事。欧阳雅丽笑着说:
“十天前,我借赵媛媛一本《上尉的女儿》的书,刚看完又被王永红借去看了,我怕忘记了就去告诉王永红,一定要交还给赵媛媛。”
听了这话,小红星突然想起一件事,说:“哎呀,赵小军昨晚拿我的小皮球还没还给我呢,我去要。”说着,丢下筷子便跑走了。
“奶奶,这是我们全家在南京吃的最后一顿早餐,要加劲吃,吃得饱饱的,在路上不饿。”欧阳雅丽打趣地说,还给奶奶做了个鬼脸。
“都16岁了,还像小娃子似的。”奶奶看着漂亮的孙女儿,心里甜滋滋的。
“爸,厂里的车子多会来装东西?”欧阳曼玲问道。
“他们一上班就安排车子过来,我们抓紧准备。”欧阳轩冷冷地说。
一听到要出发,程娴凤的心就沉重了,只见那只小花猫蹲坐一旁的小竹凳上一动不动地望着全家人在吃饭。要是往日,小花猫就会在桌子边走来走去,不时地向主人“咪呀,咪呀”叫着要吃的,或者蹲一旁用前爪子麻利地给自己洗脸,这时,雅丽就会说,你们看,小花猫洗脸了,今天要来客人啦。可是,今早的小花猫却默默地望着主人,两只眼睛似乎含着泪水;大概知道了主人要出远门了,是把自己带走呢?还是把自己丢下来呢?俗话说,猫狗通人性,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15欧阳家门前外日
“车子来啦,车子来啦!”小红星狂叫着。
欧阳轩的单位煤炭厂派来一辆卡车,林淑贞的毛巾厂安排一辆半新的吉普车。家俱、被子等搬到卡车上,全家人坐在吉普车里。临上车时,小花猫蹿到程娴凤的腿边,两眼望着,发出“咪呀咪呀”的叫声,看出来小花猫是央求把它带走。程娴凤心疼地将小花猫抱起来,用手不停地抚摸着它身上的毛。欧阳轩大声道:
“妈,你赶快上车吧!那死小猫撂了吧,你还能把它带着?”
16南京大街上外日
程娴凤丢下小花猫,林淑贞把她扶着上了吉普车。
车子在大街上奔跑。
欧阳雅丽打趣道:“奶奶,要不是响应省革会的伟大号召下农村干革命,你能坐上这高级车子?”
“奶奶,这车子比公交车快吧?”欧阳曼玲补上一句。
车过三山街,穿越新街口,又到了鼓楼广场,来到了下关长江边的码头,将在这里登船从水路出发。
17长江边码头外日
码头周围既壮观又热闹,区、居委会的领导带着欢送的人举着标语牌,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和“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等。激越的锣鼓敲得人们热血沸腾。那些搬运工人忙着按下放户的顺序往轮船上搬运东西,有一个手拿本子的下放办公室领导亲自指挥,不住地吆喝工人小心点,不要碰坏箱子什么的。
欧阳雅丽下车后,一眼就看到在这里等候的老师和同学,还有亲戚也特地赶来欢送。只见肖长华、赵媛媛、王永红等男女同学满脸笑容地迎上前来,女同学彼此拥抱着。在学校里男生跟女同学一般皆不说话,欧阳雅丽是班长,因工作需要与男同学有接触,这阵子她看到许多男同学来了,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对肖长华说道:
“肖长华同学,你们老远跑来送行真让我不好意思,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肖长华和其他同学只是说些“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其它言辞就没有了。欧阳雅丽被亲戚围拢上来,各人皆有说不完的话,一时间只顾与女同学、亲戚道别,却没有发现那些来送行的男同学在一旁抱头痛哭。指挥的干部吹起哨子,嚷着要大家赶快上船,开船的时间已到了。欧阳雅丽和同学们皆流泪了,依依难舍,这是她一生以来最伤心的离别心情。
18轮船上外日
“小花猫!小花猫!奶奶……”小红星突然惊叫起来。
小花猫怎么找来了?众人皆感到诧异,难道是它自己寻找来的吗?据拖家具的司机介绍,可能是早上搬家俱装车时,有一位看热门的小伙子见小花猫咪咪叫个不停,围着汽车来回转,于是就把它抱起来扔上货车里,这样就带到了码头。可惜的是,当全家人发现了小花猫时,轮船已经离岸了。欧阳雅丽听到奶奶不住地喃喃道:“作孽啦,作孽啦!”这时,雅丽亲眼望见小花猫在岸边蹿来跑去,大概是想随主人登船的吧。失望之后嗖地向东边快速逃走了,雅丽的心里有点颤抖,她未把情况告诉奶奶。
一声汽笛鸣过,轮船向江北驶去。
南京,再见了!几乎船上所有下放户的青年人都在发出同一个声音。
欧阳轩闭紧双眼,沉黙,无语。
(第二集完)
责任编辑:周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