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0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卓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卓琳同志”,横幅下方是卓琳同志的遗像。

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卓越的女性代表卓琳同志身患重病,因药石罔效,于年7月29日12时30分在北京溘然长逝。

厚重的云层悬在天上,气氛压抑,成千上万的人排着长队,围着一具遗体,缓缓地走着,没有人说话,每一双眼睛都写满了悲伤和不舍,每个人的脸颊都挂着泪痕,邓小平的夫人,93岁高龄的卓琳永远地离开了子女,离开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离开了爱她敬她的人民。

鲜红的党旗下,老人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慈祥平和,前来送别的亲友深切哀悼,哽咽失声,对着老人的遗像鞠着躬,无言地表达着心中的哀伤和心痛。

沉痛的哀乐使现场气氛更加悲怆,子女已经哭成了泪人,遗体四周摆满了花圈和挽联,上面写满了前来吊唁的人的临别赠言,而在子女敬献的花圈上,却没有什么复杂的话语,只有六个字,简单但却令人无比心酸:妈妈我们爱你!

此一别便是天人永隔,那个伟大的女性再也回不来;然而,斯人已逝,她的事迹却仍然在华夏大地流传,她的音容笑貌仍旧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回顾老人的一生,除了与丈夫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令人称道,更是有着高贵的品格和美丽的灵魂。

革命圣地喜结良缘

年11月的一天,一个青年女学生,静静地站在黄土地上,怀着激动的心情,望着巍峨的宝塔山,她长舒了一口气,延安,总算是到了!

这一路过来,殊为不易,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查,她从北平到天津,到青岛,到济南转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最终到达延安,坐车乘船,用尽了所有的方式,这才抵达心中的革命圣地。

她的名字是蒲琼英,在去往延安之前,本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学生,在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了学校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但也因此成为了日寇的眼中钉。

天有不测风云,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在北平城内四处搜捕,在和同学老师告别后,蒲琼英追随姐姐浦代英辗转来到延安,在那里入了党,并考上了延安陕北公学,为了工作方便,改名为卓琳,开始了新的生活。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平静地渡过,没想到就在两年后,她遇到了一个人,一个和她携手一生的人,这个人打破了她安稳的生活,也打开了她的心扉。

那是年的秋天,时任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邓小平,从太行山风尘仆仆赶到延安,商量革命工作。他此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一个结婚对象。

已经35岁的邓小平因为忙于革命事业,在经历了两段婚姻之后,一直没有选择再婚,他自己虽然不是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