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宝塔诗解注
孟繁森
外星访客
-03-:35
长篇小说《李小莲》(孟繁森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附录:
红楼宝塔诗解注
孟繁森
之一
诗
言志
讲格律
借重情绪
功夫其外觅
推敲费尽心机
江南岸春风又绿
一字安捻断数茎须
曹植七步吟万古名句
孟浩然称不才恼了皇帝
李白斗酒诗百篇传为美誉
杜甫为求语惊人不惜生死以
刘亭长归故里云飞扬大风起兮
之二
词
诗余
长短句
歌台舞席
柳三变矫旨
愁与春水恰似
情久长岂在朝夕
人约黄昏月上柳枝
六朝旧事随流水共逝
四面边声将士欲归无计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还戚戚
辛词似论不说愁谁会登临意
苏子聊发少年狂千古大江东去
之三
痴
故事
石头记
木石金玉
青春男共女
厚地高天情意
悲欢离合赖演绎
一管毛锥呼风唤雨
章法宽疏时走马有余
布局细密处风透不进去
诗词曲赋同出自一人手笔
京西粥锅秦淮风月发酵成曲
酿作美酒飨后人留芳千秋百世
之四
噫
雅趣
使人迷
红楼心律
有诗八十一
词曲各八加十
三首歌和四篇偈
赋谣谚诔各具一例
酒令与灯谜择优选辑
不计牙牌对句其他文体
举凡一百又四十五篇韵语
一网打尽全部收入这本书里
硬笔书法铁画银钩腕底生旖旎
宝塔诗解注
言志:《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王肃注曰:“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乐府》云:“乐辞曰诗,诗声曰歌。”《文心雕龙卷二》:“诗为乐心,声为乐体”。或以为“诗言志”是孔子谈论《诗经》的话,孔子认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多是当时情操高尚的人为抒发自己的道德理想而作,此之谓“诗言志”。
讲格律,是指写诗必须遵守体现韵律和节奏的押韵、平仄、分行、字数等要求。
借重情绪:即所谓“愤怒出诗人”。类似的说法还有“文章憎命达”(杜甫《天末怀李白),“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日]厨川白村)。
功夫其外觅:见陆游《示子聿》:“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功夫,是相对于写诗技巧之类的诗内功夫而言的,意即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必先深入生活,经受磨砺坎坷,体验大喜大悲。
推敲费尽心机:唐代诗人贾岛初赴京城,一日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以“推”字换“敲”字,炼字未定,于驴背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神游象外,观者讶之。此时恰遇京城地方长官韩愈车骑方出,贾岛不知回避。韩愈问明缘由,与之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之交。
江南岸春风又绿:见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的一个“绿”字,是有名的诗眼,形容词作动词用,一字激活全诗,确有“点睛即飞去”的妙用,为全诗营造出满目葱茏,春意盎然的意境,。据说作者是先由“到”改为“过”,又换“入”,再换“满”,最后,终于炼出“绿”字,才心满意足。
一字安捻断数茎须:见唐代卢延让的《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做诗讲究炼字,卢延让这首诗,可谓道尽了炼字推敲的甘苦,令人感动。
曹植七步吟万古名句:据《世说新语》记载:文帝曹丕曾令胞弟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之。植应声便为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曹植《七步诗》还有另一版本,就是见之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那四句五言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这一版本在史书《三国志》中并无记载,而且三国时期尚未形成五言绝句诗体,想是出自《三国演义》作者的杜撰和演译。
孟浩然称不才恼了皇帝:唐代诗人孟浩然40岁时游历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孟浩然到设在宫禁之内的翰林院即内署见面,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自诵其诗,浩然因诵《归终南山》。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李白斗酒诗百篇句:见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为求语惊人句:见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刘亭长归故里句:见刘邦《大风歌》。刘邦平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余、长短句:二者都是词的别称。南宋初期出现诗余这个说法,用指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曲子词,意味着当时已把曲子词作为诗的剩余产物。也有论者认为,唐代的长短句是五七言混杂的诗,五代和南宋的长短句才是“曲子词”或“词”。
歌台舞席:指民间的歌舞演出场所。宋翔凤《乐府余论》记载:“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复,歌台舞席,竞赌新声”。意思是说,宋仁宗年间,中原战事暂停,京都汴梁歌舞升平,各种民间演出场所,争相演唱新编的词曲。
柳三变矫旨:柳永,初名三变,行七,又称柳七。少有才名,为人风流,经常流连教坊歌伎之间,词作多属“淫靡艳词”,科考落榜后,写下一首《鹤冲天》,末句云:“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词传出,风靡一时,甚至传到了皇帝的耳里。几年后,柳永科考入围,按规定新科进士须呈皇帝钦点后才能唱名发榜,赵祯皇帝听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他写的靡靡之音,提笔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此事正史也有记载,说宋仁宗对柳永“以无行黜之”。据吴曾《能改斋漫录》云,柳永因此失意后,疏狂益甚,诗酒更酣,索性刻一方闲章:“奉旨填词柳三变”,打起皇帝的旗号,每赋新词便以此章落款。
愁与春水恰似:见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情久长岂在朝夕:见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人约黄昏月上柳枝:见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在今与昔、悲与欢的交织映照中,巧妙地抒发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情,颇具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且有浓烈的民歌风味。
六朝旧事随流水共逝:见王安石《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四面边声将士欲归无计:见范中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冷冷清清句:见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辛词似论句:苏轼“以诗为词”,周邦彦“以赋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且“常以议论入词”;明代毛晋《稼轩词跋》有云:“宋人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不说愁,见辛弃疾《丑奴儿》:“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谁会登临意,见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苏子聊发少年狂:苏轼《江城子》劈头第一句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千古大江东去,见苏词《念奴娇》。年,苏轼被贬黄州,年他年近半百,重游赤壁,独立矶头,眺望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将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传世名句名篇。
石头记、木石金玉:《石头记》是《红楼梦》一书的原名;木石金玉是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和他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
毛锥:泛指毛笔。宋代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云:“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京西粥锅句:曹雪芹家族一门四人担任江宁织造长达60年之久,他自幼生活在夜夜笙歌、繁华奢糜的“秦淮风月”之中。雍正初年,曹雪芹的叔叔曹以“行为不端”等罪名被革职抄家,曹雪芹随全家迁回北京居住,生活穷困至举家食粥。曹雪芹回首往日繁荣,对比穷愁潦倒的现实景况,萌生了创作《红楼梦》的灵感和在困境下写作的动力。
有诗八十一以下各句:据统计,《红楼梦》全书共有五绝4,七绝26,五律9,七律37,排律2,歌行2,乐府1,词18,曲18,赋1,歌1,偈4,谣1,谚1,赞1,诔1,灯谜13,诗谜11,曲谜1,酒令16,牙牌令7,骈文1,对句2,对联22,匾额18,与诗词二字沾边的韵文凡篇,其中比较规范的诗词曲赋等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