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显得有些不可思议,短短几年之间,人们似乎一下子都爱上了宋朝。用于消闲的轻松读物,在文字里讲述着宋人生活的闲情逸致;颇受追捧的古风潮剧,则频频将故事场景设置于宋朝,演绎出宋人的风流浪漫。面对这些虽然时尚,但难免失真的历史呈现,专业的历史学者显然不会去凑趣,因为他们不乏自家审视宋朝历史的别样眼光,正有自己想要讲述的宋朝往事。《寻宋》,即是一本专业历史学者试图呈现的宋史叙述,态度自然是严肃的,但仍然趣味横生,极具阅读舒适感。
作者作为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专业领域即为宋史研究。但与一般困守书斋、埋头书堆的学者不同,作者在翻读史料之余,他更渴望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面对残存的历史遗迹,通过触摸真实的历史文物,来寻找对于历史的真切感受。为了达成这个愿望,他宁愿花费四年时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跨越十余省份,行程近十万华里,完成了四十余次寻宋之旅。最终,这些实地探访的所得所思,结集成了《寻宋》一书。
《寻宋》一书,图文并茂,不仅配有探访之地的实景照片、文物真迹的特写,同时还附加了自己的行程路线,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但你绝不可以将其等同于一般的导览手册,因为这不过是作者引领你与他一起走入历史现场的媒介之物;书中间或记载旅行体验,也偶尔会插叙一些思古之幽情,但你又不可以将其混同于一般的游记,因为所有这些遗迹的选择,都与其所关心的历史事件、人物,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作者并非为旅行而旅行;当然,你也不能将其视为严肃的田野考察,因为作者并非要对某个具体的地域空间,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从而构建出一个整体认知框架,而是要将这一个个地域空间,安放到既有的历史脉络里,重新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
全书分为二十章,起始于宋太祖黄袍加身的陈桥驿,终了于北宋帝后归宿之地的巩义宋陵,中间每一章,则都以自己实地探访的若干处历史遗迹作为叙述中心,由此串联起北宋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其实,你大可以将此书视为一部简明版北宋史,但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并非要重复你熟悉那些史实,而是要讲出一些你应该不会熟悉的东西。比如:
众所周知的陈桥驿,本不过是距离开封城不远的一个驿站,到了宋徽宗时,将此处敕建为“显烈观”,才凸显了其对于赵宋王朝的特殊意义;
陈桥驿门前
晋祠里那些女神塑像阴郁的神情,在作者看来,则暗含了晋阳城百姓对于宋太宗征伐此城时残暴行经的怨怼,真宗或许是为了抚慰这种情绪,才建造了圣母殿;
雁门关与杨家将的抗辽事业息息相关,作者一心要找寻杨业战死的陈家谷,却无功而返,但晋北大地上到处可见的杨家将崇拜,则令人印象深刻;
定州的开元寺塔,或许是宋朝情报系统的杰作;而濮阳回銮碑,并不能给“澶渊之盟”之后的宋真宗带来荣耀;
西夏王陵早已残破不堪,延安嘉岭山上的范仲淹题刻,则保存完好,而好水川旁的白骨,则印证了宋朝军队的惨败;
延安宝塔山麓摩崖石刻
桂林龙隐岩的“平蛮三将碑”,则见证了北宋的武将与文官也曾联手建立过殊勋,但后来狄青的忧惧而死,则令人扼腕;
通过开封二塔(繁塔、开宝寺塔)自身命运的变迁,作者其实是在讲述一座都城走向衰亡的过程;而关于巩义皇陵,作者则抖落了皇帝家庭内部的种种不幸,甚或悲剧。
宋仁宗永昭陵石像生
如果说以上这些历史遗迹,不过是王朝政治的一个缩影,那么,作为赵宋王朝最具代表性的官僚士大夫,如何能够缺席?他们的文采风流、学术事功,也都有赖历史遗迹,成为后人凭吊的对象:
借着滁州“醉翁亭”的游览,作者叙述了欧阳修的宦海沉浮,尤其他早年的种种作为,颇似犯了点“左派幼稚病”;而永丰《泷冈阡表》碑,则道出了欧阳修家庭生活的种种内幕,他父亲的离异,异母哥哥的存在,他的两任妻子的早逝,以及他对于父母的安葬;
《泷冈阡表》碑
韩琦的“昼锦堂”太出名了,但终归消逝了,留存给后世的记忆,则是韩氏一族的显赫存在,从北宋到南宋,韩氏家族一直存在于权力的中心;
周敦颐在后世思想史中,早已为理学奠基者之一,但作者以为这不过是周敦颐托了子孙的福气,才能浮出水面;
王安石的变法运动轰轰烈烈,但是他最终归葬何处,却成了千古之谜;幸好莆田的水利设施木兰陂,恰好可以佐证王安石新法不可轻易否定;
木兰陂
嵩阳书院,经过了一系列的变迁:由汉代的祠堂,变身北魏的佛寺,再化身隋朝的道观,最终成为宋代的书院,倒可见出时代风气的转移;而今日不起眼的嵩山崇福宫,没想到却隐藏着不少的秘密;
在叙述了沧浪亭的几经转手之后,作者却突然讲起了苏轼与章惇如何由友成敌,看来宋人“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
藉着回到历史现场的踏勘,藉着对于历史遗迹的端详,藉着置身于历史空间中的省思,作者有时对于文本的记述,也产生了困惑,进而思考在文本叙述之外,历史是否自有其内在的脉络尚未为我们所捕捉。比如:
作者不经意发现,宋真宗在封禅泰山时的许多遗迹都遭到了后世儒生刻意的毁弃,泰山铭文的文字被磨去,天贶殿、景灵宫化为烟云,但是真宗却奠定了今日儒家祖庭孔庙的宏伟规模与格局,这种看似悖论的历史现象改如何解释?
经由苏轼《表忠观碑》是否在其生前入石一事的考察,不仅重新论证了此一碑文的树立时间,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意识到,围绕着吴越国钱氏家族的坟庙,钱氏后人、地方长官与朝廷之间,经历怎样的反复缠斗?
明代《表忠观碑》刻石
更令人激赏的是,作者通过对于徽宗“四碑”的解读,重新梳理了宋徽宗一朝政治文化的变迁,从伦理训导,经礼制教化,再到神道社教,似乎宋徽宗在一条文明退化的道路上狂奔?那么,宋徽宗这样做的意图到底何在?宋徽宗到底是醉心于纯粹艺术,而不谙俗世政治的昏庸之君,还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这些似乎都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打量。
正如作者所说:“寻宋,正是要寻访那些通常被士大夫的历史书写所屏蔽,却散落于荒村、隐藏于文物遗迹之中的微弱的历史信号。”我想,作者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回到历史现场,触摸历史遗迹,参观纪念场馆,他其实要追求的,就是利用地理空间、文物遗迹、历史记忆来实现其重构历史叙述的期待。正是通过这样的探访、这样的书写,那些看似飘散的历史烟云,重又变得真实而丰满起来,而这真是专业历史学者值得去做的事业——他们就好比在历史的时光中洄游,终于又回到了历史的起点。
(本文作者林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拓展阅读:
此地空余杨家将:访代县雁门关
寻宋
在地理空间与文物遗址里,
重现宋朝风云
《寻宋》
吴铮强著
简体横排
32开平装
-7---2
58.00元
寻宋,就是寻求那些被强大的士大夫书写屏蔽的,散落于历史遗迹中的微弱历史信号,以此补充、丰富乃至重构宋史的叙述脉络。
寻宋的漫长旅行,隐藏着对历史文本的不信任,以及用地理空间、文物遗迹、历史记忆重构宋史叙述的期待。
本书作者用一年多的时间,行程十万余里,寻访北宋留存至今的碑刻、摩崖、寺观、遗址,探访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发生地,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另一种视角的宋史叙述。本书既记录文物遗址的现状,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