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素养,是家风在传承
——记周恩来侄子周秉和的点滴日常
作家老舍说:“我真正的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想,这就是家风在传承吧。试看无数 的豪杰,他们总无关出身贵贱、经济贫富,也无关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但一定关乎父母的德行素养、思想认知。
1、家,是每个人成长的 站,也是形成生命“往后余生”的一粒蓬勃种子
近来,新东方的俞敏洪再次火爆全网,所有人敬他是条汉子。但众所周知,这个搞了一辈子教育的教育家,却不止一次公开场合说过同作家老舍几乎相同的话:母亲不识字,但却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
有些父母,虽然没有一大堆的教育观念、条条框框,但他们却用自身的行为准则,言传身教,潜于默化地告诉了子女怎样做人,该如何处事。
家,毕竟是每个人成长的 站。是生命之初置入骨子里支撑往后意识行为构成最基本的根脉。就好似一粒蓬勃的种子,会随着未来的风霜雨露而选择生长状况。这个家庭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思想氛围,构成了家风。如果我们在这“家风”中,能够聚集一路的诸如自立、自强、自爱、拼搏、刻苦、善良、仁爱、涵养等等良好道德观、人生观,受这优良“家风”浸染、熏陶,那么未来一生,所获得的,将是生命最宝贵的价值观,高尚素质与情操。这样的人,不论多大年纪,走到哪里,所做何事,都能堂堂正正,无愧于父母、国家,巍巍然立于天地间。才能,更好地教育后辈,造福社会。
2,有一种“随意”的举止,就是“家风”在传承
以下要说的主题,便是今天描述的主人公——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先生。
以我浅薄的认知,去描述周先生高尚的人格及其家风传承,自以为,是无知的、片面的,但,我也是有表达的权利的,不是么。
初识周先生,是在纪念毛主席诞辰与纪念徐向前元帅周年的诗书画集首发式活动现场。在现场数十人中,我一眼锁定周先生,总觉得几分面善,似曾相识。是的,是那种从未交往过,却又无比熟悉的亲近感。这种熟悉,和周围其他人不同,我肯定。毕竟在场人中,不是新中国开国元勋后人,与上辈容貌相像,便是退了休的老部长、老将军们,至少也是文化界名人。
“我们合个影吧?”我小心地说,内心是怕打扰到先生的。这种理解是真心的。因为,长辈也是老革命,作为后辈,有许多需要背负的困扰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去那个位置拍吧!”周先生手一指,并回予一个亲和温暖的笑容。我转眸一看他手指的方向,心瞬间被触动了一下。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摄影爱好的人,怎会看不出那个位置是全场最切合主题,最适合拍照的一个C位。
其实,他可以像别人一样,鉴于时间宝贵,最多就时就地合上一张,已是多大的人情面子,哪会考虑到,既合影,就把这合影的意义发挥到 化。是的,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他把每个站在一起合影的陌生人,给予了 的尊重。
“你发现没有?周大哥每与人合影,过后都会很认真地帮着对方把合照的作品小心卷起来!”一行的红梅小声对我说。
我发现了!是的,所有人,只他如此!不是那种职业化、形式化的,应付“卡擦”声的假笑,是真诚地,那份“随意”地表现出来的举止自始至终。
我说:“不愧是自幼在总理家里长大的亲侄,家风和底蕴在那儿呢!有一种素养,是家风在传承!”
后来知道,周秉和这个名字,当年也是他的伯父伯母,也就是周恩来及夫人邓颖超所取,象征着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和盼望。“‘秉’就是秉持,把握住的意思。我出生的时候正值 ,伯父希望中美和谈成功,赢得和平、安定,以和为贵,因此为我取名‘秉和’。”他说:“伯父提醒我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不要因为有他这个伯伯而沾沾自喜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人一等,搞特殊化,对外不要拿这个跟别人去炫耀,更不要跟组织和单位上提特殊要求。”
就如当年,周先生响应中央号召下乡插队,两年后,报名应征入伍。然而不到3个月,他收到伯母邓颖超的家信,告诉他作好再回延安做知青的准备。原来周总理认为侄儿参军不符合当时国家的政策规定,硬是派人把他从新疆“遣送”回延安重新插队当普通农民。
延安宝塔山下留影“秉和: 我和你伯伯都看了你的信〔2〕。你想當兵,當然很好。但是,農村更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同樣可以大有作為。我和你伯伯都認為你還是應該回到延安去,和老區人民一起,堅持在艱苦的農村勞動鍛煉,改造自己。
鄧穎超 一九七○年“
周总理的言行、教育,给这位自幼在身边长大的侄儿,带去了一生 的财富。这就是,如何做人、处事。
所谓家风,不就是这样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么,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啊。
这是集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法国作家罗兰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家风这种东西,便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喷涌而来的力量,最基本、最直接、最绵延不断。是一种潜藏在生命里无形而永恒的巨大力量。
3、种什么树,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前日,受我朋友圈的影响,有延安朋友主动联系上,自称他的爷爷便是当年枣园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先生下乡时就是由他带着的。交流间,发过来一些老照片,其中也有周先生年重走下乡路线时当地人所拍的普通“生活照”。原本这是普通的交流,却又让我再次敏锐地从画面中捕捉到了一个细节——不论一行有多少人,他总是一行中 用手搀扶着长者行走的那位。
中国有句俗话:“种什么树,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周先生的一举一动,每个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习惯,就是那么充满人格魅力。不需要“摆拍”,不需要做作。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自不必我浅薄赘言,但周秉和先生的行为,对于他自幼成长于总理身边所学所受到的家风教育,可见一斑。如《三字经》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这里面都包含了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的关系。这种仁爱、涵养,不是从小就被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 的“家风”所熏陶,是很难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地表现出来的。
年重回下乡的地方14年重回下乡的地方2年重回下乡的地方3我没有上过大学,所以,我崇尚大学。但我也知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道自己不仅在知识上要积累,也重在人格上,道德上的自我教育。着眼于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天地万物为师,领悟别人做人的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道是“人格完美就是佛啊”。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从小学就有。但这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更是一生的课程,每个家庭也必不能缺席。我们该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道德为基,只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践行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我祝愿周氏的家风传承千秋万载,美好的品格恒古不朽。同时,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就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品格。将这作为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新家风、好家风。
因为,我们是家风的受益者,也是传承者,同时,更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