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青年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身着汉服体验行传统揖礼。

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外籍青年身穿汉服,书写汉字。

在陕西南沟村,外籍青年在体验樱桃采摘活动。

在四川映秀镇祥子茶馆,当地百姓在为外籍青年(右一)介绍茶文化。

本版照片均为“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供图

编者按

8月10日,习近平主席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鼓励他们加强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要幸福就要奋斗”“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回信中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邀请、殷切的期望,在“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中引发了热烈反响。我们特邀其中几位青年,讲述自己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畅谈如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更好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进一步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抱着“空杯子心态”,真诚读懂中国

讲述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在华非洲青年代表团团长、中非青年联合会联合创始人,喀麦隆青年门杜

我非常幸运,这是第二次收到习近平主席回信啦!两封回信沉甸甸的,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我们这些国际青年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关心,以及对我们在国际交往交流中作用的重视。我还记得,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给我们北大留学生的回信中引用了一句中国俗语: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就给了我们和中国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组织的“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中,我来到了贵州和河北。在贵州,我看到中国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帮助当地百姓摆脱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过上了幸福美好生活的,这让我印象深刻。还有一次,我们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来到山西兴县了解一位大学生村官的故事,他大学一毕业就选择了到偏远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去之前,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中国老百姓怎么能在第一时间就了解中央的政策?在兴县,我找到了答案。这位第一书记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村里每家每户都非常了解,不仅仅是经济情况之类的大事,甚至连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这大大加深了我对中国的认识,就像我们在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所写的: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中华大地上建设富饶美丽的家园,创造多姿多彩的文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每次去实地调研,我都特别喜欢跟当地人交流,这个过程让我感到心里非常温暖。他们也给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他们对非洲也非常好奇。其实,读懂今天的中国,需要抱着“空杯子心态”,杯子倒空才能注入更多。我发现,有很多国际青年能听得懂中国话,但未必看得懂中国。对我们这些国际青年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这个读懂中国的机会,用不带偏见的眼睛去观察中国,把真实友好的中国形象和丰富多样的中国经验分享给国际社会。

在中国,我也会主动分享非洲文化。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学习中国,中国也要向非洲学习。我很高兴地看到,非洲和中国之间已经有很多合作机制。我们国际青年更应该当好桥梁和纽带,为促进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用心体验文化交流的美好

讲述人:手摇中国公益项目创始人,美国青年谭嘉煦

在参加“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的过程中,我认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很多朋友。我们都在中国生活,但因为各自迥异的文化背景、成长经历,认识中国的角度和感受不尽相同。在活动中,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面貌,逐渐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作为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我们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于是,我们打算给习近平主席写一封信。参与拟稿的过程中,我写下了不少这些年来的心里话。

我跟中国的缘分,开始于高中时学习的一门介绍各国文化历史的课程。大三时,我申请来到北京大学学习汉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个在美国从事体育运动并努力推广手摇车的残疾人。他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于是,我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手摇中国公益项目,帮助残疾人完成更多适能运动。

不少残疾人是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受伤的,他们曾经有美满的家庭、安稳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很多人需要很久才能调整过来,每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感到非常心痛。我希望可以借助公益项目帮助他们恢复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我感到非常荣幸,他对我们这些外籍青年的重视,让我很感动。特别是他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让我很受鼓舞。平时,我会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不少美国朋友很感兴趣:原来中国是这样的。我的父亲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在中国语言不通,吃的东西也很古怪。而他来到中国后,发现大家同样吃鸡肉、牛肉、猪肉,只不过做法不一样。

其实,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文化交流上的障碍,都可以通过用心沟通来解决,化解彼此的偏见和误解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将继续用心体验文化交流的美好,用真实经历说出我对中国的感受,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走近中国。

身处同一个世界,奔向同一个梦想

讲述人: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人员,巴基斯坦青年明竺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年,那时我申请了清华大学的硕士项目,想在这所中国顶尖学府了解中国历史、学习国际关系。硕士毕业后,我成为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员,研究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政策,也教授一些和中国相关的课程。

在“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中,我去了四川和陕西,感受到中国的确是一个大国。我们亲眼见到了中国人民的真实生活,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个项目。有机会真正了解中国、收获友谊,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难得的体验和难忘的记忆。我再一次意识到,我们属于同一个世界,肩负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责任。

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在中国的这几年,我时刻感受着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的尊重和友好。我在中国已经6年了,现在又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并攻读博士学位,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着我去探索更多奥秘。

在巴中建交70周年之际,我会继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外青年互学互鉴,向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美好目标前进。

中国这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讲述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索马里籍教师伊斯曼

在“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里,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站活动,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青年前往延安和西安,深刻感知了陕西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并感受到了陕西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勃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人民解放付出的努力,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困难、挑战和牺牲才走到今天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所描述的中国,更要到中国的各个地方多看看。中国很大,有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带着任何偏见,读懂这个立体、自信、多彩的中国。

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对此,我深有感触。在中国的10多年里,我和很多中国人交流过,也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我来中国的第二年暑期就去青海支教,也一直从事志愿者工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中,跟可爱的学生们互动交流让我更了解中国青年的所思所想;在课后,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们分享沟通,也让我感受到了文明互鉴带来的快乐和智慧。

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天都在发展中前行,中国人民是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的幸福生活,这让我更加明白“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

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在中国学习生活的10多年里,我收获了友谊和成长,也更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期待有更多的中外青年交流机制,帮助各国青年以包容性和同理心看待事物,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

共赴丝路之约,共话科创梦想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人员,巴基斯坦青年保克

我来自巴基斯坦,中国发展成就、巴中深厚友谊让我很早就对到中国学习充满了向往。今年6月,我参加了“国际青年中国行”陕西站活动,和许多外籍青年代表一起到延安的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我们不仅品尝了当地美食,欣赏了当地音乐,了解了当地文化,还参观了一些现代高科技企业。对我而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活动,而是一次引人入胜、成果丰硕的探索。

在陕西,南沟村脱贫的故事让我感到惊讶。中国共产党和当地政府帮助了一大批中国人摆脱贫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南沟村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上,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了美好的生活,这同样激励了我,让我认识到,要想成功必须付出汗水。习近平主席给我们回信,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我很高兴,也很期待。这样,我们就可以齐心协力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事件等全球性挑战。

我在北京学习工作已有5年了,一直在追寻自己的科创梦想。我感受到了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中国不仅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支持,还强调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为人民谋福利。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科创合作中发挥更多才能,为巴中友谊贡献更多力量。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张胜、陈之殷、王美莹、王斯敏本报通讯员高源、张晗)

《光明日报》(年08月16日07版)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