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院”)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院”),将“为人民设计”作品展及主题论坛返场于天津GIB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在带来更多更前沿优秀建筑作品的同时,更是甄选了两院最具代表意义的十大红色文化建筑项目进行展示,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献礼建党百年!

▲点击观看展览及沙龙活动花絮

01展览开幕

年06月25日,为人民设计——清华同济两院庆祝建党周年优秀建筑作品联展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15号馆举行了开幕仪式,同济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邹子敬;清华院执行总建筑师盛文革,企划部主任杨丝路为展览开幕剪彩。

▲展览开幕剪彩

当日,天津市副市长王旭莅临“为人民设计”展位,听取了两院对于展示项目的详细介绍,并对展览的主题及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清华同济两院作为国内知名的高校设计院,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承担了诸多红色主题场馆及党建教育阵地的设计工作,以特有的建筑语言将伟大的红色精神镌刻于建筑之中,成就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陈列馆、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具有鲜亮红色印迹的优秀建筑作品。

同时,两院坚持把国之所需作为努力的方向,民之所愿作为前进的动力,把“为人民设计”视为最美好的奋斗事业,先后承担了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家盛事的场馆设计,并在灾后重建、医疗卫生、城市更新等领域积极探索,取得累累硕果。展览以大气、新颖而富有设计感的展陈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并连连赞叹这些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设计作品。

02主题论坛

当日下午,“为人民设计”主题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15号馆论坛沙龙区同期举行。论坛由清华院执行总建筑师盛文革主持。同济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邹子敬,清华院企划部主任杨丝路出席。

清华院执行总建筑师盛文革首先介绍了本次联展和论坛的背景。他指出,两院继去年首次合作于北京CADE后,再度携手于天津GIB,以优秀的建筑作品展示两家高校设计院的红色使命、社会担当、人文情怀,以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展示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和文化自信。

▲主持人盛文革介绍联展及沙龙背景

同济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邹子敬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兄弟单位清华院。他表示,中国人的精神是“赤子之心,成人之思”,建筑设计亦当如此,需要初心创意的感性,更需要技术技能的理性,今天论坛带来的分享,无一不是这种感性和理性的恰当融合。而其中的初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民性”。

▲邹子敬副书记致辞

接下来的主旨演讲顺应展览的内容,挑选了与红色主题场馆、灾后援建复兴及未来学校探索等相关的四个设计作品进行分享。

▲主讲人:李楚婧

同济院二院建筑一所副主任建筑师李楚婧以《有意无形—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设计的思考》为题,分享了整个陈列馆设计采取将建筑介入与场景还原相结合的“自然缝合”策略,来追忆娄山关战役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没有代入某些具象符号,而是从场地、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建筑基本的要素,设计中墙体的抽象形式取意于毛主席书法的重新解构。四周如海苍山与宁静水面,反衬出当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喧嚣,建筑以平静、冷峻的语汇述说红军铁血长征的那段峥嵘岁月。

▲主讲人:周易

清华院建筑全过程设计分院景观设计所所长周易介绍了《基于生境修复下的协同设计——以延安两个项目为例》,通过景观视角分别解读了延安学习书院山体公园及延安老城区的宝塔山景区项目。其中书院通过文化的提炼和诠释,结合延安文脉和地方材料的表达,完成了地形的微处理、土壤改良、适应性植物的修复、节水型灌溉、山体雨洪控制利用系统以及架空栈道与岩土挡墙等六项协同设计来达成生态和文化两方面的目标。而宝塔山项目则平衡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历史遗存和文脉传承、旅游发展与市民需求等方面。

▲主讲人:杨一秀

同济院四院建筑二所副室主任杨一秀分享了《双河镇九年制义务学校震后重建与复兴》,总结了灾后援建项目设计中的两个核心难点,一是不仅仅是解决灾后的问题,更是要解决历史问题的积累;二是如何避免把老城援建变成新城重建,造成二次破坏。团队将现代学校与历史遗存的文庙相结合,进行整体设计,体现历史传承。项目连结城镇的老街和远山,使用当地竹材进行营建构造,新旧之间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通过“自然营造学”理念,强调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后重建对灾区原本的社会历史、生活生产、环境美学和经济技术的影响,缝合灾难的创伤,并赋予其疗愈焕新的崭新姿态。

▲主讲人:黄献明

清华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献明为听众带来了《空间视角的未来学校研究与设计——以首师大房山未来学校设计实践为例》,分享了该项目在对未来学校的多方面探索。在建筑设计上,大面积启用地下和半地下空间,解放面积对功能的限制的同时满足功能流线的合理性,同时强调建筑的连续性,设置弹性空间和灵活空间。管理统筹上,教学建设与空间建设共进,一边建设,一边扩充,一边做实际的教学。项目策划上,与周边产业及乡村特点结合,利用平台,利用屋顶,利用所有地方,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知识。同时也引用了碳中和技术,把新技术融入首师大的课程中。

四个不同类型项目的深入解读,让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人民设计”的意义所在,也更为直接地理解与感受到建筑师的思想和情怀。至此,“为人民设计”主题论坛圆满结束。

撰稿

企划部编辑

企划部版权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

联络、投稿、投诉

请加小编

投稿邮箱:jianzhumingyu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