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资料图片)
朗诵着《回延安》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体味着“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眼前仿佛浮现出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一架架欢快转动的纺车,棉线根根,兜起抗战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底气。
三月的陕北,一夜春风吹绿了山坡,蜿蜒的沟沟壑壑,蓝莹莹的天空。在山峁上一排造型简洁的窑洞前,仿佛又闪现出那位耄耋老人瘦小的身影……
老人叫夏森。前不久,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以颤巍巍的身体接受颁奖的时候,很多人禁不住落下眼泪,更让大家记住了这位近百岁的老人——轮椅上的她“顶天立地”。
年7月7日,卢沟桥炮声响起,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千千万万满怀爱国热忱的青年,像潮水一般涌向革命圣地。
那年,14岁的夏森开始投身革命,年奔赴延安,同年4月加入。解放战争时期,她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革命工作。新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炮火硝烟,为人生铺上爱国底色,她与的成长同脉搏,为共和国的发展献青春。
战争年代,安稳的读书环境似乎是一种奢望,而依然有万千学子用读书声压过炮火声。新成立后,河山再造,日月重光,教学课堂成为夏森书写初心丹青的芳华沃土。
年,83岁的夏森,重返延安这片土地,专程到陕西丹凤县考察调研,老区的教育事业长期牵动着她的心。
走进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眼前的景象,让夏森辛酸不已。操场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土木结构的校舍破烂不堪,教室里光线晦暗,教学环境极其简陋。
孩子们小脸冻得通红,但依然洋溢着阳光向上的朝气,夏森看到了渴望的目光。她轻声对身旁的爱人说:“不能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那一年,夏森捐资4万元为西街小学添置了课桌、凳,设置奖学金。
从此,她将晚年生活全部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事业中,一干就是15年。
年,夏森夫妇捐资20余万元,建起了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配备上取暖设备,学生再也不用自己提火炉子取暖了。教学楼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校园里充盈着浓浓书香。
下课铃响了,操场上一个个火红的小脸蛋,像清晨挂着露珠的苹果,又似山间刚绽放的鲜花,娇嫩动人。无私爱心如阳光雨露滋润着孩子的梦想与希望,那一刻,夏森感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这是夏森的信念。
年,夏森捐献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
心系教育的夏森从不“一捐了事”,她亲自审改助学金实施办法,强调对于资助生不光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思想道德表现,受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
捐资助学倾其所有、毫无保留,而夏森和爱人却过着简朴生活。用他们的话讲,“生活标准不要定高,吃饱即好”。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每天仍坚持自己买菜做饭,吃穿用度“够用”即可。
“李思远考上贵州大学,朱桂仙考上南昌大学,小雷是个争气的孩子,年考上清华大学……”聊起孩子们,夏森总是滔滔不绝,认真地回忆起自己去过的山村、遇见的学生。
奉献,让人生丰盈,让生命厚积。
“人是有爱心的,但要把它献出来才算圆满。”圆,在古老文化中,象征着和谐,寓意圆满,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而夏森心中的圆,饱含着对莘莘学子的深情,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受夏森资助的大学生张磊看望夏森后说:“当时看到两位老人特别感动,他们的生活非常简朴,摆设很普通。夏奶奶和爷爷都是员,我当时也在提交入党申请书。见到他们,对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从第一次接受夏森奶奶的资助开始,我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学习夏森奶奶这种乐于助人的大爱精神,奉献自己,不负韶华。”江西上犹县的赖厚芳大一时得到夏森资助,直到去年大学毕业。面临择业时,她果断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远赴边疆,成为了南疆一名援疆教师。
一棒一棒接力前行,一程一程薪火相传,从积贫积弱走到了繁荣富强,这是星火点燃的希望,这是希望孕育出的蓬勃。
夏森说,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一步步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改变贫穷命运。
这是她捐资助学的“时间表”,也是一名老员发自内心的愿望——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汪曦永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纪委监委)
作者/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220.html